《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11 12:18: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00字,共1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
一、导入:
师:我为什么而活着?
    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
师:谁来介绍一下罗素?
生:(读有关资料)
时:我来补充点。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
三、朗读
师: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下面我们有请一名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
(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四、分析
师: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生:(读出课文第一句话)
师:对!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的关爱,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文章开篇提出总的观点,然后具体说这三个方面,最后一段又是总结。所以,全文采用的结构是——
生:总——分——总。
师: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严禁。那么我们具体看看罗素的人生内容吧。
师: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生:有三个理由:爱情给作者带来狂喜,给作者解除孤寂,令作者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师:很好。爱情无意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只要是健康的,生理发育健全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会怀有爱情的美好渴望。在座的你们,不是也萌发了恋爱的种子了吗?(学生笑)
师:不要笑。你们中的某些人甚至实践了。你们的思想、你们的行为逃脱不了我的锐利的眼光。(学生笑)有这样的欲望是正常的;但是你们现在的任务毕竟是学习,所以请把你们美好的情感暂时藏一藏,可不能“将爱情进行到底”,(笑)现在的爱情果子是青涩的,不宜品尝哦。知道吗?能不能接受我的参考意见?
生:能!坚决不谈恋爱!
师:孺子可教!罗素是一个“渴望”爱情的人,情感非常丰富。为此,他会毫无顾忌地引诱任何一个女人上钩。这里,就不妨揭揭他的“丑”吧。
 对于老练的奸夫在尚未开放的年代里所必须掌握的各种伎俩,罗素确实是一位个中高手。罗素的“受害者”们通常是身份卑微的人:家庭女仆、保姆,或是经过屋子的随便哪位年轻、漂亮的女性。研究罗素的胡克教授说:“不顾高龄,仍在追逐他遇到的每一个穿裙子的人,他干这类事臭名远扬,甚于与年轻女仆,当着那些他屋里客人的面。”
 罗素的第一任妻子爱丽丝是一位美国贵格会教徒,温柔、体贴、大度。起初,罗素拒不认可他的新婚夫人,还暗示他的兄弟弗兰克,别把她带到餐桌上(后来弗兰克在上议院的法庭上被指控犯了重婚罪)。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罗素变得很像过去的维克多·雨果,越发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