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42张。附带文字讲稿。杂文单元教学构想
北京56中 段富刚
单元教学目的:
1、培养和强化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
2、在了解杂文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杂文的写作
《拿来主义》
一、整体感知
1、 探讨本文结构思路
2、
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它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
排除法解题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
所以D
《拿来主义》1——7段作者提供的所有“选项”有:
①闭关主义 ②送去主义 ③听凭送来 ④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
所以,要自己来拿
8——9段的论证思路。
①或逃避主义 ②或虚无主义 ③或投降主义 ④或批判继承
逃避主义是孱头
虚无主义是昏蛋
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
所以,对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
3、掌握本文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二、微观把握——语言揣摩
(1)分析下列语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4、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明确:
1、“进步”实为倒退——反语
2、一“捧”一“挂”,既写出了他们的媚外求荣的丑态,又写出了他们的寒伧。
3、讽刺了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诩。
4、与送去主义类比,进行揶揄与嘲讽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抛来”“抛给”“送来”,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明确:
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或送人,一般不怀有不良的动机。表面上好象还维持着国际交往的样子。
抛给——是磕头求赏之后的赏赐,是有目的的给予,非接受不可。
送来——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其本质是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
(3)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我若为王》
一、整体感知《我若为王》基本思路:
引出话题——我若为王
假设联想——我已为王
得出感悟——我不为王
1、 我若为王 ,这世界将会成为怎样的光景:
妻子——王 后——哪怕是娼妓(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