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00字。
高一年级写作训练
思路与结构——议论主体段的构成
一、教学目的
学会议论文主体段的基本构成方法。
二、高考考点
基础等级:内容充实,条理清晰, 结构严谨。
发展等级: 深刻,丰富。
三、课本知识要点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四、导语
一篇议论文,论点是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论据是血肉。而血肉与骨架的组合就需要论证了,只有论证的好,文章才会有理有据,浑然一体,让人信服。要想论证的好,就要打造好议论文的主体段,可以说,议论文主体段的写作,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见写作者功力之所在,因此,我们一定要写好议论文的主体段。这一讲我们就谈一谈议论文主体段的基本构成方法。
五、高考范文(见高考优秀作文)
《转折》 《稳中求胜》 《感性•理性•认知》 《抓住飘零的羽毛》 《谈意气》
六、方法指导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主体段的写作。
1、写好首句和末句。首句为分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末句是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
2、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简单说,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具体形式灵活多样,下面我们列举一二,以便学习。
【1】典型例证式
例段:
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信念。(首句)
风雨如晦的年代,“信念”两个字激励了多少年轻人的拼搏;“救国”两个字点燃了多少年轻人的灯塔。一个少年,沸腾的热血里奔涌着激情,不屈的骨子里支撑着尊严。他从中国只身赴日,只为学医以挽救国人的生命。然而,当他的尊严受辱,他猛然惊醒:一个人可以没有强健的体魄,可以丢掉宝贵的生命,但是,绝对不可以没有高贵的思想!弃医从文的转折并不代表他放弃了救国的道路,相反,当“鲁迅”的名字响彻中国,那个信念才得以成真,而那曾经年少的男孩,也使自己的人生矗立起了一座丰碑,一个中国近代史上永恒的坐标。(末句)
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尊严。(首句)
韩信面对羞辱他的勇夫,并未逞匹夫之勇,转而取了世俗眼中的奇耻---受胯下之辱。司马迁面对卑鄙至极的刑罚,并未图匹夫之志,转而取了世俗所不容的奇耻接受宫刑。“尊严”两个字并不等同于“不屈”,失却小小的礼节,舍弃旁人的嘲讽,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尊严。在世俗面前,转折取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必将实现梦想,而同时,也换回了人生的至高尊严。(末句)
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前进。(首句)
荒凉的莽山,平淡的日子,一个叫张文举的男孩却偏有一个文学梦。那个梦,是轻轻的风吹着静静的云;那个梦,是乘着风驾着去驶向辉煌。然而,一封封的退稿信一次次地打碎着那个前进的梦想。在最后一封退稿信中,编辑对他说:“虽然你在文学上很难有突破。但我发现你的字越写越漂亮……”二十年后的今天,当他戴着“著名硬笔书法家”的头衔,在日本、在欧洲、在美国做展览时,他只是对着摄像机说了一句话:“人生,有时真的要转个弯。”转折并没有打碎他飞出山谷的梦。相反的,转个弯,旁边就有通向成功的坦途。(末句) ——《转折》
【2】并列例证式
例段:
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首句)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的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