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个材料,约12000字。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其他读背诗歌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上面这首诗,就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简要分析第三句中“惊坐起”一语的传神之处。
品评: 这首小诗在写法上很有特点。首句和末句都是景物描写,看似客观,实际上景中寓情。首句,侧重渲染室内悲凉的气氛,为全篇涂抹了一层暗淡、感伤的色彩。末句,写景兼顾室内与室外,笔法不仅变化。而且用“暗”、“寒”两字勾勒,这样,残灯、阴影、暗风,秋雨、寒窗等景物,便都与作者的悲凉心情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凄惨孤独,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烈。中间两句,叙述听闻,抒发感受,但是又竭力使文笔生动形象,尽可能地诉诸画面。特别是第三句,“惊坐起”三字紧接在‘‘垂死病中”之后,分量极重。诗人本已处在垂死状态,可见病情沉重危险,而在听到“君谪九江”的消息之际,竟然陡然坐起,其消息的惊动诗人心魄,诗人对挚友的关切同情,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激不平,就都被强烈地表现出来了。三个字可谓传神之笔,作者善于捕捉人们刹那间的心灵震颤而引起的剧烈动态,言语看似不奇而却意味深长。
听写:最常见的100个错字(一)
其中,2005年出现了36个,2006年出现了30个(括号中为正确字形)
⒈按(安)装 2.甘败(拜)下风
3.自抱(暴)自弃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
13.防(妨)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25.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27.既(即)使 28.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31.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烩(脍)炙人口
37.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瞭)望
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
49.罗(啰)唆 50.蛛丝蚂(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