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7900字。
第12课 我与地坛
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中学 李君仁
练习(A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恪守(kè) 恍惚(huǎng) 炫耀(xuán)
B.蝉蜕(tuì) 玉砌(qiè) 灼烈(zhuó)
C.猝然(cù) 隽永(juàn) 熨帖(yù)
D.倔强(jiàng) 祷告(dǎ0) 瞬(间xùn)
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 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②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③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 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A.沉静 镇静 宁静 B.镇静 宁静 沉静
C.宁静 沉静 镇静 D.沉静 宁静 镇静
3.下面与其他三项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
B.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C.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D.中秋月安详地放射着柔和的光,如同母亲温柔的目光。
4.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它(古园地坛)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 。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①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
②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③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也散落了
④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⑤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⑥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到处都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5.对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宿命:原是一种宗教迷信观念,指今世的遇合已由前世所定;在文中,作者用来表达自己阅历中的一种偶然性的巧合,好像是命中注定)
B.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耗:呆,拖延;写自己心境苦闷在行为上的反映:长时间呆在荒园里)
C.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熨帖:形容当时的景致使作者产生的心境的一个方面:平静而舒适)
D.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落寞:寂寞,是对时间的拟人化描写,从侧面写自己在园中的感受)
6.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三节(课文未选),作者以种种事物喻比四季,象征着“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请你在文中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分别组成前后衔接、呼应的排比句。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 ,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 ,冬大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飘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二、阅读与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存未必急于求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