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沧衡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930字。
河北省沧州市沧衡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按照每部或单集的时长,纪录片大致可分为微(30分钟以内)、中(30—50分钟)、长(50分钟以上)等类别。1895年巴黎一家咖啡馆公开放映《工厂大门》《火车进站》两部短片,成为纪实影像的开端。当时胶片珍贵,拍摄不易,所以大部分作品篇幅较短。后来,摄影放映技术进步,创作篇幅不再受存储介质的限制。1922年,《北方的纳努克》上映,成为历史上第一部长纪录片。之后,纪录片创作呈现长短篇幅并存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电视机普及,电视逐渐成为纪录片传播的主要渠道,很多纪录片栏目被固定在30至50分钟之间。创作者大多按栏目时长创作,单集中等篇幅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要形态。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短视频平台崛起,30分钟以内的微纪录片多了起来。同时,手机视频摄录技术日趋成熟,剪辑类应用程序广泛使用,人们只需用手机镜头拍摄想要记录的内容,再调取影像到时间线,添加特效、花字等后期效果,即可完成剪辑,但由于手机界面较小,存储空间有限,难以创作复杂的中长片,适合时长更短的微纪录片生产。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随时随地看影视作品,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重头戏。
微纪录片流行,形成了两种衍生现象。一是信息获取即时化、直观化。相较于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侧重于对复杂主题的精简介绍、对核心观点的浓缩提炼以及对概念化知识的影像化呈现,更契合受众在碎片化时间里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相较于查阅书籍或搜索网页,很多人更倾向于通过观看微纪录片的途径来了解知识、获取信息。二是传受合一,促进互动交流。短视频平台具有开放性,人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作品,这就打破了纪录片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微纪录片的创作者可以是观赏者,观赏者也可以是创作者,他们通过弹幕评论对话交流,共同研讨问题,互相激发灵感,从而增加了大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或许可以说,大众参与微纪录片的时代正在到来。
微纪录片在叙事上要开门见山,见微知著。不同于传统纪录片惯常采用线性叙事结构,循循善诱,引导观影者了解故事前因后果的做法,微纪录片要想在短时间内传情达意,必须直截了当,迅速进入主题,将叙事推至高潮。不论讲述历史事件,还是塑造普通人物,都依托相关细节的叙述,帮助受众在脑海中自主形成一个相对立体的认知。我们可以借鉴《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的做法。该作品在解读油画《五四运动》时指出,画面是一分为二的水平分割构图,一角是乌云滚滚的压抑景象,另一角的蓝天已若隐若现,一侧勾勒出枯枝,另一侧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预示着阴暗的环境、陈旧的事物终将消亡,新的生命、新鲜力量正孕育觉醒,光明未来即将到来,展现出五四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简短篇幅就将画作的重要特征、相关史实以及其背后蕴藏的能与当下时代精神产生勾连的主题呈现出来。
总之,微纪录片作为新型影像形式,具有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微纪录片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元、高品质的视听体验,助力大众影像创作水平和艺术欣赏能力的提升。
(摘编自王达、李智《微纪录片创作之门向大众敞开》)
材料二:
微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以真实引发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方的纳努克》这部纪录片成为历史上第一部长纪录片,它也使纪录片创作一直呈现长短篇幅并存的状态。
B.微纪录片切合受众在碎片化时间里快速获取信息,通过观看微纪录片比查阅书籍或搜索网页更容易了解知识、获取信息。
C.《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对油画《五四运动》的解读,印证了依托细节的叙述,帮助受众自主形成一个相对立体的认知。
D.微纪录片之所以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是因为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纪录片增加了大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或许可以说,大众参与微纪录片的时代已经到来。
B.微纪录片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重头戏,具有真实性、叙事时短、节奏明快、信息量大的特点。
C.微纪录片无论在表现普通生活主题还是宏大厚重主题,都可以通过不同细节的扩大化来表达。
D.质量较高的微纪录片能够抓住人的眼球且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在新媒体中获得了广泛传播。
3.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微纪录片立足 ① ,以展现本质真实为核心,通过艺术化加工呈现,旨在 ② 。它契合当代碎片化信息接收习惯,如同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使观众能高效利用零散时间快速获取信息并参与传播。例如微纪录片《早餐中国》每集5分钟,聚焦 ③ ,一个煎饼的镜头浓缩生计艰辛与乡情,观众在通勤间隙即可感受烟火人间,引发对平凡生活的共鸣与传播。
4. 请简要说明材料一是从哪些方面对微纪录片进行介绍的。(4分)
5. 梁文锋是DeepSeek的创始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带领团队研发高性能AI模型,推动开源生态建设,被誉为“技术理想主义者”。现请你为梁文锋拍摄一个微纪录片,怎样拍摄才能获得更广泛传播?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锁
何君华
嘴唇就要裂开的时候,旅行者突然发现牧民阿拉坦乌拉家的毡房没有上锁。
水壶里早已没有一滴水,旅行者把一壶还冒着热气的奶茶一口气喝了个精光。他想留下一些钱,但觉得应该等主人回来。
阿拉坦乌拉带着他的羊群跑到遥远的乌日更草场去了,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慢悠悠地回了家。
旅行者听见屋外的动静,连忙起身走了出来。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