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570字。
河北省邯郸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人们对一切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看法,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事物的形相都带有几分主观色彩。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画家朋友只管审美,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只会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因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②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家朋友来说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③ ?
④先说实用的态度。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学会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身以外的一切人和物,有些人和物对我的生活有利,有些对我的生活有害。我对它们便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事物本来是很混乱的,人为便利实用起见,才根据经验把四围事物分类立名,说天天吃的东西叫作“饭”,天天穿的东西叫作“衣”,某种人是朋友,某种人是仇敌,于是事物才有所谓的“意义”。意义大半都起于实用。在许多人看来,衣除了是穿的,饭除了是吃的,便寻不出其他意义。明了实用之后,才可以对事物起反应动作,或爱或恶,或求或拒。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⑤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丢开自己的成见和情感,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见到一堆粪,不说“它的气味太坏,我要掩鼻走开”,他只说“这堆粪是一个病人排泄的,我要分析它的化学成分,看看有没有病菌在里面”。这种科学的态度很少掺杂情感和意志,它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因果、必然性与偶然性。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⑥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他们的意识都不能停止在古松本身上面。不过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关系的事物上去。所以实用的态度和科学的态度,得到的事物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观者的注意力都不是专注在事物本身上面。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态度的最大特点。比如我们画画的朋友看古松,他把全副精神都专注在松的本身上面,古松对于他便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他忘记他的妻子在家里等柴烧饭,他忘记松树在植物教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一事物的形相在观察者眼中总是完全不同,这与观察者的性格和情趣相关,而且在观察时还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B.从实用态度来看,环境包括自身之外的一切人和物,人会区分环境之中的利害,对人有利则产生爱,对人有害则产生恶。
C.科学的态度是要探求真理,与实用无关,这种态度基本上不掺杂情感和意志,通过抽象的思考分析事物的关系和条理。
D.虽然美本身没有用处,许多艺术家也都被看作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但美是人类的重要需求,对人类来说有重要意义。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说理时使用了“你”“我”“另外一位朋友”的称呼,有对话的意味,能引导读者主动代入不同立场,理解其中道理。
B.文章分析实用的态度时,使用了“饭”“衣”“朋友”“仇敌”等贴近生活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事物意义大半都起于实用。
C.第⑧段使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如用“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来论证“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
D.文章使用“总一分”的结构来组织文章,先阐述人们面对古松时呈现出来的不同态度,然后细致地分析它们内在的差异。
3.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是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壶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A ,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 B ,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意义,在孤立绝缘时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C 。因此可以说,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4.根据上下文,请写出第③段应设置的问题并阐述理由。(4分)
5.与本文类似,庄子《五石之瓠》中也强调了“无用”的价值,请分析二者有何不同,并简要说明对我们认识事物有何启示。(6分)
(二)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我挡住了什么【注】
刘亮程
又刮起了风,天空什么都没有。这片大地早已经被风搜刮干净,只剩下土。那些残墙上的土,一点一点地被风招下来。刮走。让我看着心疼。我知道我无法阻止————许多年前我把房后面的一棵榆树移到屋前面,把纷涌向西的一群羊迎头拦住,赶向东边河湾的草滩时,我以为我能改变许多东西,能阻挡住那些事物的流散与消逝。
我确实曾经阻挡住了什么。至少,我止住了我的心,让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