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说课稿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29 14:21:4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80字。

  《行路难》其一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极其作用
  《行路难(其一)》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诗,是诗人李白离开长安时的心情抒怀。诗人借乐府古题《行路难》抒发了自己的苦闷、悲愤以及仍执着追求理想的强烈自信。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义重大。
  2.学情分析
  《行路难》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感情波澜起伏,跌宕变化,诗人的情感时而失落苦闷,时而充满希望,其中适当运用长短句、感叹句,使诗歌的感染力倍增!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因此在体会诗歌感情之后,让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的人生经历,并谈谈收获,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诗作用极大!
  3.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置为:
  第一、抒情诵读。 《新课标》 提出:7-9年级的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 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
  第二、品味形象、富于变化的语言。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三、“体会诗人哀而不伤、悲而能壮、虽历经矛盾却仍昂扬向上的情怀。”
  4.教学重难点
  三分文章七分读,所以我将诵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时代和年龄的限制,体会诗人的情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情境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诵读品味法——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三、说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批注法——勤动笔墨,写下感悟
  2.讨论法——合作探究,交流思想
  3.自主探究法——自主学习,积极参与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就用翰林院学士李白醉酒给杨贵妃赋诗时,让总管太监高力士为其脱靴,国舅杨国忠为其研磨导致自己官路受阻,唐玄宗赐金还乡的故事导入。这样做不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