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城东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13 16:03: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870字。

  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阶段试卷
  九年级语文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根据语境写汉字。
  【甲】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1)hé()见石更清冽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2)mèi()在牧羊女的眼里。 【乙】秋色  胡也频
  悲哀的颜色/笼罩着瘦削的树枝/如既往的失意之梦影/流荡在我心头,隐隐约约/低低叹息在生之(3)pí()乏中/我凝睇于无数芦苇之颠沛/呵,回忆旧情/我的眼泪,如残叶上之坠露/凄凉的寂寞的秋风/恍惚地浮漾着我的青春之美/这回忆之迷茫的力/毁灭了我所有之微笑/我的悲哀,如江边的乌云/随旋风卷入淡漠之斜(4)huī()/染上脱叶的树枝/现出黯淡的秋之颜色。
  【答案】    ①. 涸    ②. 寐    ③. 疲    ④. 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枯涸(kū hé):枯竭;干涸。
  梦寐(mèng mèi):睡梦。
  疲乏(pí fá):疲劳。
  斜晖(xié huī):傍晚的阳光。
  2. 汉字字形不仅典雅,还可以表意。请根据要求理解和推测字义。
  我们可以通过偏旁来推测字义,比如“氵”大都和水有关,所以“泉香而酒洌”中的“洌”是“①______”的意思。“王”大都和②______有关,比如“琼楼玉宇”的“琼”字;有的汉字几个偏旁都表意,如“沙鸥翔集”中的“集”,“隹”与“木”合起来,表示“③______”的意思。再如“拥毳衣炉火”的“毳”,就是“④______”的意思。我们还可以根据汉字字源理解字义。比如:下图是“仁”字的金文字形,字形的上半部是一个侧立的“人”。下边的“二”,是“人”字的重文(异体字)。因此,“仁”的本义是“⑤______”,所谓“上下相亲谓之仁。”
  (《礼记•经解》)
  3. 古诗文名句积累。
  (1)《沁园春•雪》在一片肃杀的北国雪景中毛泽东用了“①______,②______”两句诗赋予静态的景物以动感,在苍凉的壮阔中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同样是写雪景,张岱则以“③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画出了大雪后西湖冰天雪地,既浑然一体又层次隐约的画面。
  (2)运用典故是古代诗词常见的表现方法。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④______,⑤______”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⑥______,⑦______”来表达感时叹逝之情、物是人非之感;苏轼《水调歌头》用“我欲乘风归去,⑧______,高处不胜寒”来表达对摆脱人生困境的向往,对自由人生的追求。
  (3)范仲淹登岳阳楼,看见洞庭湖里“浮光跃金,⑨______”,思绪万千;欧阳修登醉翁亭,看到琅琊山“日出而林霏开,⑩______。”乐亦无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