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教学设计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12 17:48:12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80字。

  14.2《变形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品味《变形记》中的人物描写。
  思维发展与提升  分析《变形记》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审美鉴赏与创造  解读小说的意蕴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体会《变形记》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 欣赏《变形记》中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变形记》的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要点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变形记》;落实群文阅读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识作者
  1.导入:成名的儿子化身为一只小小的促织,为父母带来了荣华富贵。但是不是变化以后都能实现美好的愿望。外国有个人一觉醒来变为了一只甲虫,他给家人和朋友带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
  2.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卡夫卡的主要文学成就就是小说,分三种情况:一是生前发表的作品,有短篇小说44篇,其中著名的有《判决》《变形记》《乡村医生》等;二是生前没有发表的和没有完稿的短篇小说约34篇,其中以《地洞》《乡村教师》等篇为最佳;三是生前未完稿的三部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
  3.关于现代派文学和表现主义
  现代派文学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文学、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等各种资产阶级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发端于十九世纪末,确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的文艺思想可概括为:重视主观表现,轻视客观反映;重视艺术想象,轻视客观摹仿;重视形式,轻视内容等。其特征是反传统、荒诞、意识流和象征。
  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盛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卡夫卡的《变形记》、捷克作家恰佩克的剧本《万能机器人》、瑞典的斯特林堡的剧本《到大马士革去》等,以其深邃的哲理、新颖的形式,表现了西方现代人的异化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危机,而为世界读者所瞩目。
  二、分析解形象
  1.课前布置预习,完成下面的“人物小传”要点。
  ⑴身份地位确认:                
  ⑵家庭成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