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390字。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睿智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运用与实践(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202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无锡分会场,光彩与碧波hōng()托出江南的灵韵,“乙长福”“巳有禧”一经亮相,瞬间点燃了无锡浓郁的年俗气氛。惠山泥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俨然成为江南文化___________的吉祥符号。
制作惠山泥人,是一场人与泥土的默契对话。①接着最惊艳的时刻来临了——匠人们手持细笔,蘸取斑斓的色彩勾勒眉眼,晕染衣衫,让原本素朴的泥人瞬间神采奕奕。②随后他们以娴熟的手法将泥坯雕琢出或圆润或灵动的轮kuò(),从孩童的眉眼到衣袂的褶皱,都倾注着巧思。③匠人们先从惠山脚下采集特质黏土,经捶打、和泥后,加工成柔韧细腻的泥坯。④最后上光定色,一尊饱含温度与故事的惠山泥人便赫然诞生,它们以鲜活的姿态诉说着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hōng()托轮kuò()
2. 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振聋发聩 B. 家喻户晓 C. 附庸风雅 D. 妙手偶得
3. 画线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②③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①④
【答案】1. ①. 烘 ②. 廓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①烘托(hōng tuō):泛指从侧面衬托,使更加明显突出。
②轮廓(lún kuò):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事情的概况。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振聋发聩:发出巨响,让耳聋的人也能听到,比喻唤醒糊涂麻木之人。
B.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C.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装点门面结交文人,参加文化活动。
D.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根据“惠山泥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可知,惠山泥人有四百多年历史,成为江南文化人所共知的吉祥符号,用“家喻户晓”恰当。
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44分)
(一)(21分)
4.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3)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 (《虽有嘉肴》)
(4)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
(5)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6)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喜雨亭记(节选)
苏轼
余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②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③于岐山之阳,其占④为有年⑤。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