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2
- 资源简介:
约6670字。
吉林省长春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2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本题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一个创造梦想、成就梦想的时代。“嫦娥”探月、“北斗”组网、“神舟”飞天、“天眼”巡空(③)“jiāo ① 龙”入海(④)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无不闪耀着青年的力量与智慧。新时代的舞台上处处刻印着青年奋斗的脚步,洋溢着青春火热的激情。【甲】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祖国的哪个角落,【乙】要把理想和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前进征程中,当青年理想与历史使命同频 ② 共振,奏响的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抓住时代机遇,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当代青年定能在风浪中博击前进,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
1.(2分)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拼音。
① ②
2.(1分)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 改为 。
3.(2分)在语段③④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③顿号 ④省略号 B.③逗号 ④叹号
C.③顿号 ④句号 D.③逗号 ④省略号
4.(2分)【甲】【乙】两处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可是…… B.只要……就……
C.无论……都…… D.既要……也要……
5.(本题8分)古诗文默写
《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我们的每一种情绪,都可以在浩瀚的古诗文中得到共鸣。“ , ”(《梁甫行》)让我们感受到身逢三国乱世的曹植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曹操借“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抒发老当益壮、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 ? ”(《黄鹤楼》)崔颢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再读《使至塞上》,“ , ”两句以“蓬”“雁”自比,我们感受到诗人去国离乡的飘零之感。
二、阅读(44分)
(一)(本题13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选自(《三峡》)
【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
【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6.(2分)三篇选文的作者依次是( )
A.郦道元 陶弘景 吴均 B.陶弘景 苏轼 郦道元
C.苏轼 陶弘景 吴均 D.吴均 郦道元 陶弘景
7.(4分)根据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请在下面知识卡片①②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选文内容 甲文 乙文 丙文
山川之美 ①山: 水:清澈
观景感想(原文回答) 良多趣味 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
8.(4分)解释下列加点字在选文中的意思。
(1)虽乘奔御风
(2)晓雾将歇
(3)鸢飞戾天
(4)窥谷忘反
9.(3分)三篇选文中均写到了“猿”鸣,但所营造的氛围却有所不同。请选择其中一篇文章,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猿”鸣营造出了怎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