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26届高三“零诊”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2960字。
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26届高三“零诊”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150分钟完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规定的答题区域以外答题无效,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十七世纪末,人们对光的本质提出了两种学说,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创立的波动说,一种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倡的微粒说。两种学说都可以对不少光学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惠更斯从光和声两类现象的比较中,认为光是一种弹性振动,是以发光体为中心向四面传播的机械波。牛顿则根据光的折射、反射和色散等实验事实,认为光是由发光体发出的沿直线运动的粒子流。这两种理论各自解释了光的某一方面的本质,有片面的真理性,它们的争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思想。
当时,由于还不能用实验准确地测定光速,更谈不上对不同媒质中的光速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利用牛顿在科学界的威望,竭力推崇微粒说,贬低波动说,于是微粒说就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占了统治地位。十九世纪初,人们在实验中发现了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对此微粒说无法解释,波动说则较好地解释了这些现象,于是波动说被重新提出来了。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展了光的波动说,用光的电磁波理论代替了光的机械波理论,深化了对光的本质的认识,使波动说上升到统治地位。到了十九世纪末,由于光电效应、热辐射、伦琴射线的散射等新现象的发现,光的波动说又遇到了困难,而用微粒说却可以得到解释。总之,两种学说长期争论,双方都不能完全自圆其说并驳倒对方。
1905年,爱因斯坦推广了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的量子论,建立了光的量子说。这种学说认为,光是具有一定质量、能量和动量的粒子所组成的光子流,这种光子在光电效应等现象中显示出粒子性,在干涉、衍射现象中显示出波动性,因此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就阐明了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的对立统一。这个学说把对光的认识各有片面性的波动说和微粒说予以扬弃,但同时在新的基础上,吸收并综合了两者的合理因素,在微观水平上说明了光既是粒子又是波,从而更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光的内在本质。
这场持续三百年的争论告诉我们,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学术观点和不同学派的争论,这是认识发展中必然的正常的现象,它对于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节选自陈统渭《一场持续三百年的争论》)
材料二:
科学决不是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批判态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所谓批判,其目的在于明辨是非,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凡事都摆事实、讲道理。首先,批判态度反对将一切理论和假说神圣化。任何科学理论和科学假说都要经受反复检验,通过批判旧的理论使其得到修正甚至完全用新的理论取而代之。其次,批判态度是理论创新的动力。科学理论经受批判使自己的逻辑更严密,实验证据更精确,进而不断打破成见、推陈出新。再次,批判态度是科学真理客观性的保障。任何人、任何利益群体想违背客观性原则搞伪科学,都要受到严厉批判。但是,批判不是完全否定。日心说替代地心说,直到牛顿力学提出后才算基本完成。有时新和旧也是相对的,旧的理论也可以为新的理论所包容,如经典物理学就可以视为现代物理学的近似。正是在开放地面对一切可能的批评与质疑的过程中,科学变得愈发成熟。当科学所秉持的批判态度延伸到科学外部之时,意味着科学同样要坦然接受来自科学之外不同领域、不
(摘编自刘大椿《论科学精神》)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牛顿因个人威望压制波动说,导致微粒说在整个18世纪占据统治地位。
B.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颠覆了惠更斯的机械波理论,推动波动说走向成熟。
C.波粒二象性理论通过吸收波动说与微粒说两学说的合理因素实现对立统一。
D.光电效应等新现象的发现直接导致波动说被微粒说取代,引发新一轮理论争论。
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批判态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批判态度反对将任何理论神圣化,需反复检验其科学性。
B.批判使理论逻辑更严密,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动力来源。
C.科学真理的客观性依赖批判态度来抵制伪科学。
D.批判只有否定了旧理论、旧学说,才能建起新理论。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一与材料二共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理论的发展是直线性积累的过程
B.学术争论通过试错推动科学逼近真理
C.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实证而非批判
D.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是科学突破的关键
4.材料一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材料二谈到科学批判精神推动理论创新,请结合材料一加以分析。(6分)
(二)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火
巴 金
①船上只有轻微的鼾声,挂在船篷里的小方灯,突然灭了。我坐起来,推开旁边的小窗,看见一线灰白色的光。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船停在什么地方。我似乎还在梦中,那噩梦重重地压住我的头。一片红色在我的眼前。我把头伸到窗外,窗外静静地横着一江淡青色的水,远远地耸起一座一座墨汁绘就似的山影。我呆呆地望着水面。我的头在水中浮现了。起初是个黑影,后来又是一片亮红色掩盖了它。我擦了擦眼睛,我的头黑黑地映在水上。没有亮,似乎一切都睡熟了。天空显得很低。有几颗星特别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