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
- 资源简介:
约7530字。
山东省青岛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本题6分)阅读下面的开场白,完成下面小题。
A.古人借助山水诗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验。这些诗文,入木三分地记录山水,也恰如其分地传递情思,古人借助诗文由衷地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B.我们在这些诗文里,不仅可以领悟到古人对生命的思考,而且可以欣赏到古人记录下的一幕幕山水画。
山水诗文用词严谨、讲究。C.通过准确而传神的词句,可以使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能更好地表达。
山水诗文追求韵律之美。D.平仄、押韵、节奏、句式等方面做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诗文的流畅和富有韵味。
好好领悟这些诗文吧,让我们诵读不辍,将这些诗文深深镌刻在我们的记忆中。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我们偶然看到一山一水,那些背诵过的诗文便会突然在脑海显现,宛如翘首以待的知音,与我们心意相通。
1.(2分)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chuò qiào B.zhuì qiào C.chuò qiáo D.zhuì qiáo
2.(2分)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入木三分 B.由衷 C.镌刻 D.宛如
3.(2分)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本题6分)语文活动课上,“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新闻。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据央视网报道,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科学载荷陆续开机,获取科学数据,这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
4.(2分)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5.(4分)任务二:中国太空家族的命名内藏玄机,例如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取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该作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和探索,这也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意义所在。根据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以下三个命名中选择其中两个,说说它们的妙处。
①月球探测器“嫦娥”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③中继通信卫星“鹊桥”
6.(本题6分)根据语境提示默写诗文。
自古以来,诗情常常由景触发。李白在《渡荆门送别》借“ ”透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表达对友人的规劝之意;而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用“ ,终岁常端正”借松柏的刚劲表明志向之坚贞;“ ,志在千里”(《龟虽寿》)则流露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二、阅读(52分)
(一)(本题6分)名著阅读。
7.(本题3分)下面《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部纪实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作者斯诺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C.在苏区人人都叫他老徐,“人生五十岁始”的是徐海东,在此之前他是一名窑工。
D.斯诺不仅描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等红军将领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还试图从他们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8.(本题3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你一定从中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