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ppt10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6张,教案约309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2.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阅读课文,理解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2.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教学过程
一、情境问题导入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设为“世界读书日”。书籍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又起着重要影响作用,那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书对你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明确】同学们都已在课前预学时写在了学习任务单上。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两位作家的读书之道。培根的《谈读书》、马南邨的《不求甚解》。
二、温故知新
九年级上我们已经学习过议论文文体,那么议论文主要有两类,立论和驳论。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态度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通过驳斥对方论点、论据或者论证过程,证明对方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
《谈读书》是属于哪一类呢?《不求甚解》是属于哪一类呢?
【明确】《谈读书》是一篇立论文,《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
三、探寻观点
1.《谈读书》一文,通过课前预学大家都找到了一些文中表达观点的句子并摘录了下来。
【明确】(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5)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