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安徽省黄山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530字。
2025年5月安徽省黄山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诗歌之美在意境,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定格了早春画卷鲜活热闹的景象;诗歌之美在音韵,如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巧用叠词且对仗工整,节奏明快;诗歌之美在理趣,如汉乐府《长歌行》中“______,______”,蕴含着珍惜时光、努力上进的哲理。
(2)品读文言文,我们得以感受古人的深厚情怀:在“__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将精神追求置于物质享受之上;在“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君子取利必合道义,对不顾礼义而汲汲于富贵的行为予以否定。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
A是个明显的例外。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为自豪,他常常笑着称自己是个“苦力”。你可以看出来,他真心真意地认为,中国的穷人,农民和工人,都是好人——善良、勇敢、无私、诚实——而有钱人则什么坏事都干尽了。我觉得,他就是认为问题是那么简单:他要为消灭这一切坏事而奋斗。这种绝对的信念使他对自己的大胆无畏,对他的部队的优势所说的自豪的话,听起来不至于使人有狂妄自大的感觉。他说,“一个红军dǐ得上五个白军”,你可以看出,在他看来,他这话不过是说明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乙】
B是在中国第一批新式军校里受到共和派名将蔡锷的训练的。他接着在法属印度支那边界和四川、云南的山间要塞担任卫戍任务时又学得特殊的游击战术,这后来对红军有很大的贡献。在政治上,他首先在一九〇九年以同盟会会员的身份为民主政治而奋斗,接着加入了国民党,最后完全自发地寻找共产党,在一九二二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从B远道bá涉,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寻共产党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日后成为三次革命的领袖所具备的自发精神和坚定目标。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ǐ( )得上 无可辩驳( ) 卫戍( ) bá( )涉
(2)画线句子“他要为消灭这一切坏事而奋斗”的主干是____________。
(3)根据人物的特点,写出A、B处的人名。
(4)从A、B中任选一位,请联系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全书的相关积累,简要说说他具有哪些性格特征。
3. 复兴学校开展以“人工智能进校园”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中,李华就“人工智能进校园”主题活动采访了教育专家王教授,请你根据语境,补充横线上 内容。
李华:王教授,请问_______?
王教授:从教育教学 角度来看,如学生写作业“卡壳”时,可直接语音提问智能应用,无论主观题客观题,都能得到提示和批改;老师备课时,也可以向智能技术表达希望生成的视频需求,继而得到一段相较文字更加直观立体的影像演示,大大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和互动性。
李华:有关部门要求初中阶段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教授:技术永远是为人服务的,要让人工智能技术“因材施教”,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既用好人工智能,______,才能真正增强师生数字素养,建设趣味盎然的学习型社会,收获教育变革的累累硕果。
(2)下面是李华同学所写活动报道中的一段话,请你帮他修改。
墙面上的江豚画作,扫描以后就可以看到江豚自由游弋的场面;【甲】学生树叶创作的秋景画,扫描以后就能看到落叶纷纷的场景;走道里的中国版图,在AI场景下,【乙】______有动态呈现,还有详细的解说……近日,【丙】复兴学校举行《智创未来,虚实共生——元宇宙学习体验馆开馆》仪式,沉浸式的创新学习场景,让孩子们体验到了科技创新的魅力。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②在【乙】处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关联词语。
③【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有错误,请修改。
(3)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人工智能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李华同学兴奋地对你说:“人工智能如此强大,以后我就不用费脑筋了,不会做的题目就交给它,这样我的学习压力就轻松多了。”对此,你会怎么回答?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爷爷叶圣陶种牵牛花
叶小沫
①听爸爸说,爷爷自幼喜爱种植花草,这在爷爷1931年写的散文《牵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