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0 14:33: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9800字。

  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初二语文试题
  2025.01
  说明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你所在的年级组织了“云游颐和园,探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大家阅读颐和园公众号,结合相关资料写的“云游”汇报,请你阅读汇报并完成下列任务。
  园林承载心血智慧
  颐和园的景色,美不胜收,无不令人陶醉?【甲】这里有清波潋滟的湖光佳景、金碧辉煌的楼阁亭台、花木扶疏的松荫柳径……【乙】园林的设计构思巧妙绝   (lún)。颐和园在建造时,设计者和匠师们潜心研究并大量汲取江南【丙】《苏州园林》【丙】的造园艺术精华。他们因地   (zhì)宜,使园林在掇山理水、建筑布局、借景效果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真是令人赞叹啊。【丁】这里的湖光山色、楼宇建筑,无不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这里的每一处都仿佛是大自然与人工智慧的完美交融,让人流连忘返。
  1.下列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巧妙绝仑   潜心(qián)   因地置宜    承载 (zǎi)    
  B. 巧妙绝伦   潜心(qián)   因地制宜    承载 (zài)    
  C. 巧妙绝仑   潜心(qiǎn)   因地制宜    承载 (zài)    
  D. 巧妙绝伦   潜心(qiǎn)   因地置宜    承载 (zǎi)    
  2.下列对【甲】【乙】【丙】【丁】四处标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处使用问号,表反问语气,表达对颐和园美景的肯定与赞美,因此使用正确。
  B.【乙】处用省略号,标示语意未尽,表明颐和园美景还有很多,因此使用正确。
  C.【丙】处用书名号,标示篇名,即叶圣陶先生所写的《苏州园林》,因此使用正确。
  D.【丁】处用句号,此句交代了园林极高的艺术水平,语意完整,因此使用正确。
  桥梁彰显设计之奇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一座联拱石桥,其桥面形似优雅的抛物线,犹如长虹卧波。桥两旁的石柱上雕刻着544只狮子。这些石狮子有的瞭望远方,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恹恹欲睡,形态各异,妙手偶得。桥身由十七个孔组成,正中最大,两侧依次渐小,对称分布,有律动感。【戊】     采用十七孔,     这符合中国古代的数理哲学观。从桥正中的大孔向两边数,每边各有九个桥孔,而“九”是单数中最大的数,象征皇家的尊贵与权力,同时“九”与 “久”谐音,象征长久与永恒,因此将桥建成十七孔。
  在每年冬至前后的傍晚,桥下便有“金光穿洞”的壮丽景象。这一景象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观赏。此时阳光俯身向下,斜照到桥洞内壁上,产生金灿灿的效果。同时,桥洞金色的影子映在湖面上,伴着湖水摇曳生姿。人们对这一奇观的成因一直争论不休:认为这【己】     是出于建造者自出心裁的设计,     是偶然间塑造的巧合。
  3.下面是同学们汇报文段中的部分句子,其中四字词语或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这些石狮子有的瞭望远方,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恹恹欲睡,形态各异,妙手偶得。
  B. 这一景象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前来观赏。
  C.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一座联拱石桥,其桥面形似优雅的抛物线,犹如长虹卧波。
  D. 此时阳光俯身向下,斜照到桥洞内壁上,产生金灿灿的效果。
  4.根据文段内容,在【戊】【己】两句的横线处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戊】因为……所以……       【己】如果……就……
  B.【戊】之所以……是因为……   【己】如果……就……
  C.【戊】因为……所以……       【己】或者……或者……
  D.【戊】之所以……是因为……   【己】或者……或者……
  5.以下是同学们了解“金光穿洞”的景象后所创作的内容,请你选择其中的两句,使其符合情景,构成一副对联,并将序号填写在所对应的横线上。(2分)
  ①桥洞映照金光闪   ②桥下湖水止如镜   ③湖面荡漾洞影摇   ④满山斜阳看似金
  上联:______      下联:______
  标题:________
  颐和园长廊枋梁上的彩画,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数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约200幅人物故事彩画出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彩画之上并无文字说明,人们只能依据画面的场景,人物的容貌神情,穿戴打扮,动作造型等,来猜测故事的内容。如:孔融让梨,伯牙鼓琴,山中宰相,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夜游承天寺……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品味猜画的乐趣,还能感受文化的熏陶。
  6. 同学们对“山中宰相”产生了兴趣,制作了学习任务单,请你补全任务单中的信息。(2分)
  山中宰相图  他善谈山川之美。
   他在写给朋友的书信中,自比谢灵运,表达对先贤的追慕。
   他隐居茅山,屡聘不出,国君常在山中向他请教国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 他是______,他写给好友的书信是我们所学过的《______》。
  7.同学们想给这一文段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这项任务。(4分)
  小颐:想要拟定标题,我们应该关注段落中画线的总起句,或许从中能找到答案。
  小和:我同意,我觉得应删掉这句话的定语“   ①   ”和“   ②   ”,以及状语 “   ③   ”。
  小园:没错!因为这样就能清晰地提取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了。
  小美:所以本段的标题可拟定为   ④   。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默写,完成8-11题。(共5分)
  8.采菊东篱下,_________。(陶渊明《饮酒》)(1分)
  9.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1分)
  10.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1分)
  11.杜牧在《赤壁》中借 “      ,      ” 流露出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