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开河”探源

作者:王爱民  时间:2008/1/5 9:39:1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信口开河”是口头上常用的成语,随便乱说的意思。“信口”的意思不难理解,那么“开河”又怎么解释呢? 
  “信口开河” 本来作“信口开合”。 “信”是听凭、任意之意,即任其自然不加控制。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可以为证。意思是“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信口”,即出言不假思索。“开合”就是张开闭上。“信口开合”的意思是把嘴任意开闭,捏造出许多不可靠的话来。 
  “信口开合”在元代杂剧人物对话中出现得比较多。关汉卿杂剧《鲁斋郎》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幺篇] :“你那里休聒,不当信口开合。”无名氏的杂剧《争报恩》第三折【调笑令】:“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信口开合”一直沿用到清代,到晚清时就发生了变化。《红楼梦》第39回标题是:《村姥姥是信口开合,情哥哥偏寻根究底》。晚清小说《官场现形记》第8回的标题则是:《谈官派信口开河,亏公项走头无路》。此后,“信口开河”就逐渐代替了“信口开合”。 
  古人写作常出现用同音字替代的现象,“信口开合”又有几种写法。 
  也作信口开喝,元代张养浩《新水令•辞官曲》中有这样一句:“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 
  又作信口开呵,元代尚仲贤杂剧《气英布》一折【那吒令】:“你待要着死撞活,将功折过,你休那里信口开呵。” 
  “呵”、“喝”、“合”今通作“河”,“河” 与前面几个字相比,除了音相近外,还有仿写的性质。一个人说话滔滔不绝叫“口若悬河”,一个人随意乱说一气,为什么不可以叫做“信口开河”呢?“合”、“呵”与“喝”都是动词,但动作幅度小,不能让听者或读者产生丰富的视觉想象;“河”是名词,能给人一种汪洋恣肆、滔滔不绝的印象,形容随意乱说,“开河”比“开合”等更生动形象。 
  为规范汉字的使用,国家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于2002年3月31日试行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将“信口开河”定为规范写法。 
  作者: 王爱民 
  联系地址:湖南省祁阳县第七中学 
  邮编:426141 
  电子信箱:qyqzaimin@126.com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