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2430字。
赣州经开区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滕王阁就好像是①(màn)长历史长河的分水岭一样,随着《滕王阁序》的横空出世,之后的一千多年,江西人才辈出,灿若星辰,随便举几个,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② 。王勃文中所写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在江西成为现实。也许,《滕王阁序》的广为流传,激发了江西人的读书进取之心。在一个个书塾里,童子们诵读着“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zuì 曼 B .duò 曼 C. zhuì 漫 D. zhuì 曼
2.(2分)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 B.妇孺皆知 C.栩栩如生 D.驰名中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婺源素有“千年茶乡”的美誉,绿丛遍山野,户户飘茶香( )千百年来,婺源的茶农在一系列的茶事历史习俗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______,一直奉行朱熹“理而后和”的思想,在传统茶俗文化中讲究以礼待人。婺源茶文化还体现在乡间古道和偏僻山路广设的茶亭上,在行人必经的乡间道路和崇山峻岭间的古道上建茶亭,为行人供应茶水,以解行旅之人饥渴。
3.(1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婺源的茶农在一系列的茶事历史习俗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婺源。
B.婺源的茶农在一系列的茶事历史习俗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婺源茶俗文化。
C.婺源的茶农在一系列的茶事历史习俗中,创造、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婺源茶俗文化。
D.婺源的茶农在一系列的茶事历史习俗中,创造、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婺源。
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过在朱子故里婺源 B.可是在朱子故里婺源
C.所以在朱子故里婺源 D.如作为朱子故里的婺源
6.(2分)有些同学常将班级“图书屋”中的书带回家且迟迟不归还。若在“图书屋”旁张贴一张提醒同学及时还书的“温馨提示”,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严禁将图书私自带回家。 B.让每一本书都能及时回“屋”。
C.爱惜书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D.爱惜书籍,不私自带出。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新笋
朱松
春风吹起箨龙①儿②,戢戢③满山人未知。
急唤苍头④斫⑤烟雨,明朝吹作碧参差。
【注】①箨(tuò)龙:竹笋的别名。②儿(ní):语气助词。③戢戢(jí jí):象声词。风吹竹笋声。④苍头:仆人。⑤斫(zhuó):砍。这里指砍取竹笋。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字写出了竹笋生长迅速,“满”字表现了竹笋之多,长势喜人。
B.前两句点出时令,描绘了一幅在春风的吹拂下,竹笋争相生长的景象。
C.后两句中诗人急唤仆人的原因是怕人们知道竹笋长出后都来抢挖竹笋。
D.全诗是对“雨后春笋”形象的诠释,意境清丽,读来清新可喜,情趣盎然。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