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同步分层练习
- 资源简介:
约11720字。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
第14《回忆我的母亲》
基础练
1.文学常识填空。
《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家、政治家、_______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_______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2.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
(2)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
(3)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
3.下列选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实/结伴 勉强/弱肉强食 吓倒/倒掉
B.私塾/熟悉 啜泣/不辍劳作 劳累/累人
C.床铺/铺床 周济/人才济济 调料/调动
D.挑水/挑逗 姓任/任劳任怨 曾经/曾孙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得那时我从私熟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母亲那种勤劳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C.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忍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D.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5.(2020??河北石家庄??八年级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婪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
D.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
7.(2021??重庆开州??八年级期中)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就是要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力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③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
④这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知识、扩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⑤读到好书,就如同和名师交谈,与伟人对话,可以让我们汲取智慧,受益终身。
A.①②⑤④③ B.③①④②⑤ C.①⑤④③② D.③⑤④①②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爱我母亲”一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从文章所记叙的事件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能干、宽厚仁慈、坚强、有远见的人。
C.“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一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出母亲的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D.本文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将所记的典型事例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