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6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7/7 21:32: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60字。

  1.1 沁园春•长沙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教材分析】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抒情主人公在深秋时节,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对毛泽东的生平和诗词风格已有初步了解,但是对意象和意境等概念并无认知,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找出意象,通过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在利用注释,自读自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整合利用相关资料,探究词中深层内涵,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背景及相关资料的适度整合与恰当运用。
  【新课导入】
  秋天是什么样子的?是一个思绪万千的季节,秋也是一个丰收饱满的季节,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诗文,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你了解的有哪些?
  启发学生思考,师生互动并让学生说说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清静无为)
  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相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忧国思乡,壮志难酬)
  (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鉴赏本词的兴趣和热情。)
  【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这一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农民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但随之而来的革命领导权又成了党内外斗争的焦点。国民党右派想篡夺领导权,排挤共产党。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者陈独秀、张国焘主张放弃革命领导权。解决革命领导权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这年秋天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