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3/19 16:44: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25790字。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铜文明,是早期文明的高光图景。公元前四千纪后期,地中海东部的新月沃地率先迈入青铜时代。世界青铜文明主要存在三种形态:以人像为突出特征的东地中海青铜文明、以武器为代表的亚欧草原青铜文明和以容器为核心的中国青铜文明。其他地区的青铜文明基本上属于这三种文明衍生出来的次生型青铜文明。
  地中海东部青铜文明对北非、南欧以及伊朗高原等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东地中海青铜文明圈。东地中海青铜器上多见立体装饰,少见精细的平面纹饰,这与锻打技术容易破坏平面纹饰有直接的关系。装饰内容多为人物、动物及生活场景。从时空上看,东地中海青铜文明经历了自新月沃地向北非、南欧以及伊朗高原扩散的过程。自公元前二千纪中期开始,随着北方草原人群向东地中海北部和伊朗高原推进,亚欧草原青铜文明对这一地区的影响逐渐加深,最后在南欧、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形成了既有大量人像、神像,又有较多武器的青铜文明,体现了东地中海青铜文明与亚欧草原青铜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亚欧草原内部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有一定差异,其青铜文化面貌也有一定区别,大致可以乌拉尔山、阿尔泰山为界,自西而东分为东欧、南西伯利亚-中亚、中国北方-蒙古高原三个亚区。亚欧草原青铜文明经历了自西向东逐渐发展的过程。公元前三千纪早中期,青铜冶铸技术主要在亚欧草原西部黑海周边地区传播,之后逐渐向东扩散到南西伯利亚-中亚地区。公元前二千纪早中期,亚欧草原中西部青铜文明步入繁荣期,东部青铜文明开始兴起。公元前一千纪早中期,亚欧草原渐次进入铁器时代和游牧时代,草原青铜文明随之绽放出最后的余辉。
  公元前三千纪末期,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中国青铜文明大致以长城、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中原、南方三个亚区。其中,北方地区位于亚欧草原东部的长城沿线及其附近地带,其青铜器以工具、武器、装饰品为主,是亚欧草原青铜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青铜文明以容器为核心,还常见乐器、武器、工具等。南方地区受中原青铜文明影响之后才进入青铜时代,且越向东南和西南方向,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越晚。纵观中国青铜文明200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以容器为核心的特征始终未曾改变。成套的青铜乐器也是中国青铜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器类主要有锐、钟、铃,武器常见戈、钺、镞,工具主要有斧、刀、针,车马器常见辖、镳、当卢。此外,中国青铜文明另一个突出特征是青铜器铭文众多,尤其是有很多长铭文的青铜器,这一点与东地中海青铜文明和亚欧草原青铜文明有着明显区别。
  三大青铜文明在核心器类等方面的区别较为明显,故而可以称为青铜文明的三种形态。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青铜文明在地域上并非截然可分,在其交错地带,往往兼具两种以上青铜文明的特征。每一种青铜文明内部均有一定数量的其他文明的代表性器类,比如东地中海青铜文明也有一定数量的青铜武器、工具和容器,亚欧草原青铜文明也有一些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元前四千纪后期,地中海东部的新月沃地迈入青铜时代,预示早期文明高光时刻的到来。
  B. 亚欧草原青铜文明自西向东渐进发展,受地理等因素影响,其内部青铜文化存在一定差异。
  C. 青铜器长铭文众多是中国青铜文明的突出特征之一,也是与其他主要青铜文明的明显区别。
  D. 横亘亚欧大陆北部的草原青铜文明十分重要,在青铜文明世界体系构建中发挥着纽带作用。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装饰内容重写实性的东地中海青铜器少有精细平面纹饰,多见立体装饰,说明该地青铜器制作以锻打技术为主。
  B. 我国北方青铜文明“是亚欧草原青铜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我国青铜文明亚区是依行政区划划分的。
  C. 尽管三大青铜文明交错地带往往存在两类以上青铜文明兼具的特征,但在核心器类等方面的区别依然十分明显。
  D. 亚欧非大陆青铜文明各自发展又交流互鉴,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青铜文明,共同承继并创造了时代文化遗产。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东地中海青铜文明的一项是(   )
  A.  B.  C.  D. 
  4.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三种主要青铜文明形态交流的途径。
  5. 材料采用哪些方法阐述青铜文明的三种形态,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青铜器长铭文众多”错误,结合原文“中国青铜文明另一个突出特征是青铜器铭文众多,尤其是有很多长铭文的青铜器”可知,原文是说中国青铜文明的突出特征之一是“青铜器铭文众多,尤其是有很多长铭文的青铜器”,选项表述为“青铜器长铭文众多”,偷换概念。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这意味着我国青铜文明亚区是依行政区划划分的”错误,结合原文“公元前三千纪末期,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中国青铜文明大致以长城、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中原、南方三个亚区”可知,我国青铜文明“大致以长城、秦岭-淮河为界分为
  (二)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弦歌(节选)
  李骏虎
  闻先生在西南联大五四周朗诵晚会上,用低沉的嗓音朗诵艾青先生的《大堰河》里的诗篇之后不久,日本投降的消息沸腾了昆明。闻先生剃去那长过胸口的蓬大胡须,他为抗战蓄须明志,终于在胜利后,再度露出了倔强的大嘴和下巴,配上刚毅的眼神,一个大家熟悉又陌生的闻一多先生出现了。大家都向他的决心表示敬意,闻先生却依然不曾展露他的笑容,端着烟斗说:“我们得到了期待中的胜利,还没有得到期待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