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工程技术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170字。
八年级语文学科质量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凌空(líng) 抵赖(dǐ) 倔强(jhè) 殚精竭虑(dān)
B.镌刻(juān) 滞留(zhì) 国殇(shāng) 纵横决荡(zòng)
C.僵绳(jiāng) 吹嘘(xū) 踱步(duó) 眼花隙乱(liáo)
D.要塞(sài) 上朔(sù) 胆怯(què) 触目伤怀(chù)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是中原大地上最为雄浑__________的奇观。__________早在《诗经》中就有对黄河的描写,但只有到了李白的笔下,才真正写出了黄河的气魄,写出了黄河的灵魂。在这里,黄河__________,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气势恢宏。最著名的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子千百年来,传诵不衰。难怪林庚先生要击节赞叹:“每一个读到这样诗句的人,就都会感染到他要冲破一切__________的力量。”
A.壮美 虽然 势不可挡 束缚 B.壮美 虽然 锐不可当 禁锢
C.美好 也许 锐不可当 约束 D.美好 也许 势不可挡 限制
3.选出对下面一段话从语法角度表述有误的一项( )
踏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拾起一瓣落花,仍然可以嗅到春的希望。朝花夕拾,失败伴随着成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失败时,我仍然可以携一份坚定,用坚定感悟失败、体会失败、接受失败——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这些失败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虽伤感,但回首夕阳时,我学会了坚定。
A.“伴随”和“出现”是动词;“仍然”是副词。
B.“一瓣落花”“感谢成功”“走在回家的路上”“春的希望”几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不同。
C.“这些失败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虽伤感,但回首夕阳时,我学会了坚定”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划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体会失败”放在“感悟失败”的前边。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起来情趣盎然。
B.《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朱德,字玉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C.“始龀”代指小孩乳齿脱落长出恒齿的换牙时期,《愚公移山》中“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始龀”,即六七岁。
D.《昆虫记》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5.某班举行《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会,请你任选一项任务积极参与并完成。
任务一:感受精神
(1)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有同学发现“红”是属于红军战士的奋斗色彩,如“红军”“红星”“红小鬼”……同学们对“红”的内涵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将其补充完整。
甲:我认为“红”是一种精神象征,象征着不怕牺牲、奋力拼搏的精神,在第五章《长征》中,我不但看到红军战士们忍饥挨饿过草地,还看到他们 (概括情节)。
乙:我将“红”理解为 的精神,你看书中“红小鬼”, (概括情节)。
任务二:人物魅力
(2)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你认为谁是你心中那颗照耀中国的闪亮红星?请说说理由。
6.古诗文默写。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渡荆门送别》中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美景的诗句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战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