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3680字。
福建省2024届九年级期中综合评估
语文
上册第一~五单元
共21题,共8页。满分150分,作答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学生务必在本卷、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本人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学生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学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作答结束后,学生必须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咸阳城东楼》中“溪云初起日沉阁, ”两句,有人翻译为“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在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2)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或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发展,我们可以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
(3)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 ”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的特点,使人唯觉其小。
(4)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我们只要拥有“不以物喜, ”的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
(5)杜甫《月夜忆舍弟》中“ , ”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福文化( )、历久①___________(mí)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福建的福文化绚丽多姿、②_______(wèi)为大观,极大丰富了福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中华福文化发展史上书写下( )的华章。
追③_______(sù)福建的福文化的心理源头,宗教和民间信仰是其重要的依据。福建古时为闽越族居地,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危险丛生的现实环境,人们容易形成“好巫尚鬼”的传统,产生崇拜自然万物的心理,这恰恰是福建先民从内心深处祈求无灾无患、丰衣足食、平安长寿的典型体现。福建很多地名都与福字有着( ),如福州、福安、福鼎、福清等都是福字当头,生动诠释了福建人民对福的特殊喜爱。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 )( )( )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源源不绝 浓墨重彩 一面之缘
B.源源不绝 淋漓尽致 不解之缘
C.源远流长 淋漓尽致 一面之缘
D.源远流长 浓墨重彩 不解之缘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容易形成“好巫尚鬼”的传统,产生崇拜自然万物的心理,这恰恰是福建先民从内心深处祈求无灾无患、丰衣足食、平安长寿的典型体现。
B.人们容易产生崇拜自然万物的心理,形成“好巫尚鬼”的传统,这恰恰是福建先民从内心深处祈求无灾无患、丰衣足食、平安长寿的典型体现。
C.人们容易从内心深处祈求无灾无患、丰衣足食、平安长寿的典型体现,生成“好巫尚鬼”的传统,这恰恰是福建先民形成崇拜自然万物的心理。
D.人们容易产生崇拜自然万物的心理,从内心深处祈求无灾无患、丰衣足食、平安长寿的典型体现,这恰恰是福建先民生成“好巫尚鬼”的传统。
名著阅读交流。(6分)
3.名著如炬,可以指点方向;经典有光,可以助人致远。请你从以下名著中任选其一,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有哪些阅读的收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艾青诗选》 《水浒传》
二、阅读(67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妙处?
5.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①肌肤,清入肺腑。
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②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
(节选自明代沈周《记雪月之观》)
【注】①浃:浸透。②呀(xiā):张大了口。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