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1100字。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2小题。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一代代青年人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烙( )下奋斗的印记:国难当头的奔走呐喊,抗日战场的歼击顽敌,建设工地的激情踊跃……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先锋队的旗zhì( )。从妙手回春的抢险救灾前线,到形势严峻的疫情防控一线;从尽显风流的奥运赛场,到保家卫国的戍边哨卡……新时代的青年人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旗zhì( ) 烙( )下
2、文中横线处使用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赋予 B.妙手回春 C.严峻 D.鞠躬尽瘁
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 “凝心聚力”“振兴乡村”“诵读经典”“生态文明”“接种疫苗”这五个短语中,有三个是动宾短语。
B.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百多位红军老战士在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学党史’活动。”该句主干是:战士开展活动。
C.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唐雎不辱使命》是其中的名篇。
D.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生马生的临别赠言。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O”。
②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上沉寂多年的“O”记录。
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O”的空白。
④中国的原子武器,又是一片“O”的荒原,邓稼先的一声口令,蘑菇云开起遮盖了这个“O”的荒原。
⑤这其中,也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O”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O”,圈入了无数充实的色彩。
A.③①⑤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①④③②⑤ D.①④②③⑤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从作者画下句点的那一刻起,“书”就开始一段漫长的旅程:在编辑室里,为自己找到适合的式样,在推介会上,被爱书人不辞辛苦地推广,在书店里,与读者产生美好的碰撞。
B. “楼台广厦千万间,直插云霄接玉颜。”一位援鄂新疆医务工作者看到武汉的夜景时吟诗后感慨,“武汉真美!武汉真棒!”
C. 视频短片《后浪》的演讲者,用一句“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的评语,激发了年轻人追逐梦想的热情。
D. 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旧址群、红安革命烈士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都记录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6、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7分)
古诗文讲究以景生情,以情育意。景各不同,如“千嶂里, ①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边塞之景;“ ② ,半竿斜日旧关城” ( 纳兰性德《浣溪沙》)的萧索之景;“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③ ”(辛弃疾《太常引》)的悲慨之景;……意亦各异,或抒发“ ④ , ⑤ ”(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豪情壮志,或流露“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⑥ ” (苏轼《定风波》)的乐观豁达,或慨叹“ ⑦ ?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的痛苦矛盾……只有达到情意融合的诗文,才是上乘之作。
二、探索与交流(6分)
7、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班级开展以“家有佳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材料一:家风自上而行于下。国家领导人谈家风时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欲齐其家者,须先修其身。家风好者,家道兴盛;家风差者,贻害社会。
材料二:谦恭仁善、孝亲敬老、好学上进是李应昇家族的家风;清廉俭朴、勤奋上进、忠勇报国是左宗棠家族的家风;代续书香、讲究孝悌、牺牲自我是谭嗣同家族的家风。这些家族都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