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4 16:02:1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80字。
初三总复习单元测试卷·语文(十三)
议论文阅读(二)
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编审 江西省吉水县白沙中学 朱贤中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吃苦是一种资本   
①吃苦,是一种资本。(甲) 
②只是在影片里见过那位被击倒的拳击手,他躺在地上喘着粗气,浑身伤痕累累,嘴里还淌着血,却没有一个人给他送花,给他鼓掌;只是在旅途中看过那赤脚地纤夫,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弯腰垂首将沉重的纤绳勒进隆起的胸肌……(乙) 
③(丙)你充其量是个旁观者。(丁)
 ④没有经历饥饿的历史,你更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不知道那些被太阳晒黑了皮肤的耕耘者的可敬,当然更无从感受饿得头昏眼花的可悲或者伸手乞讨的可怕。终日打着饱嗝的人,除了需要一两根牙签剔剔牙齿,爱心和同情对他们来说都是多余的东西。 
⑤没有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听不到风凉话,看不到冷脸,过多的奉承让你长出发育不全的性格。突然某一天,你背靠的大树倒了,你开始失宠,在坑坑洼洼的路上,你绝对不如别人那样行走自如。 
⑥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这个道理,近期报上刊载的两篇文章正可佐证。 
⑦《中国青年报》驻宁记者在盛夏满怀深情地写道:《火炉南京:栖身墙下啥滋味?》文中描述了那些进城谋生的农民在蚊虫的叮咬和暑热的烘烤下,夜宿墙下、桥下、树下的艰辛。而农民却说:“日子过得比老家好。” 
⑧《金陵时报》一篇专稿报道,武汉市蔡甸一年仅19岁的姑娘何伶俐,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也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七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悬梁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一直泡在蜜罐里长大。蜜喝多了竟这般脆弱。 
⑨聪明的日本人,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前已经洞察了这种病变。据说,为了让大和民族的后代依然保存父辈创业的秉性,不少学校特地设立劳动场所,让孩子们使用锉刀、榔头,目的是学会吃苦。
⑩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未免过于娇嫩了,还是狠狠心把自己推倒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吧,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以后你就会知道这种养分价值无穷! 
1.“说可怜,你一定没吃过苦,你就不具备这种资本。”这个句子是从文中①至③段(甲)(乙)(丙)(丁)中某一处抽出来的,它应该补在      处。(3分) 
2.第⑦段事例所要证明的观点是     ;第⑧段事例所要证明的观点是             
               。(4分) 
3.第⑨段中加点词语“这种病变”是指什么?(用原文回答)(5分) 

4.第⑩段中加点词语“成长的季节”应怎样理解?“养分”一词与前面哪一个词相呼应?      (3分) 

5.“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请你根据这一观点,为第⑦节补充一个典型事例。(5分) 

6.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请写出并简要说说理由。(5分)

(二)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勤奋学习。 
②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