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恒山记》同步练习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7/31 7:29:0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60字。
23、游恒山记
一、整体感知
   本文选自《徐霞客游记》。徐霞客(1586---1641),明地理学家、旅行家。他从青年时起,开始了旅行探险的生活,足迹遍及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 南等十六个省。他的旅行日志经过后人整理成书,留给我们一部洋洋六十余万言的巨著《徐霞客游记》。游恒山历时三日(九、十、十一日),此节是十一日等恒山高峰的日记。
二、字词积累
1、  生字
风翳净尽(yì)   浅阜(fù)   无攀跻劳(jī)    穹碑(qióng)    官廨(xiè)      间道(jiàn)
攀蹑(nie)   比肩联袂(mèi) 不啻(chì)     虬松(qiú)    庑(wǔ)  槎(chá)
2、  循崖乘峭而上(上:动词,有低处到高处。)
上负绝壁(上:名词,上面。)
故树皆在北(北:名词。)
北瞰隔山一重(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一词多义



北                                                                               上
杂树阴翳(翳:遮蔽。)
风翳净尽(翳:云雾。)
亭曰望仙(曰:叫,称。)
有杰坊曰(曰:刻着。)
 



翳                                                                               曰

3、  词类活用
台中像群仙(像:名词作动词,这里是塑造的意思。)
至此则合抱参天(参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参天大树。) 
4、  古今异义
浑源州城一方(一方:一座城。今常指处于对立面,或一个矛盾体中的一方。)
三、篇章透视
  1、层次结构:全文共有四段,第1段略写处罚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第2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第3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第4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2、中心思想:文章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一步一景,移步换景。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的实践精神。
  3、写作特色:文章是按游踪的顺序组织材料的,移步换景是写作上的突出特色。文章中的方位词语使用得准确恰当,文章中有几处生动的比喻,使考察纪录细致、生动,富有文学意味。
四、句段赏析
课文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详细描写了登山的过程。
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详细描述了攀登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行一里,山上都是煤,而且多到了不深凿即可得的程度。在这里,表现了恒山的物产物貌以及地质结构,不失地理学著作的特色。又行一里,土石都变成了红色。再走三里,就到了虎风口,地势开始陡峭起来,松树茂密,给人阴冷的感觉。又走三里,开始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