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调研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980字。
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调研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了不断地改进生产方法,我们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部门同时并进,相互影响,相互提携,绝不能有一面偏废。我们须承认这三个领域的分野不是很明晰的,它们之间有交错的地方。不但如此,这三个领域的界限不是固定不移的,现在我们认为是技术科学的东西,在一百年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问题,只不过工作的方法和着重是有所不同罢了。
既然技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综合,它自然有不同于自然科学,也有不同于工程技术的地方。因此,研究技术科学的方法也有些地方不同于研究其他学科的方法。
因为技术科学是工程技术的理论,有它的严密组织,研究它就离不了作为人们论理工具的数学。技术科学中的数学演算一般要比自然科学多,这使得许多技术科学的青年工作者误认为数学是技术科学的关键。他们忘了数学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到底不过是一个“宾”,不是“主”。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件好的技术科学的理论研究,它所用的数学方法必定是最有效的;但我们决不能反过来说,所有用高深数学方法的技术科学研究都是好的工作。
数学方法只是技术科学研究中的工儿,不是真正关键的部分,那么关键的是什么呢?技术科学中最主要一点是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只有对一个问题认识了以后才能开始分析,才能开始计算。但是什么是对问题的认识呢?这里包含确定问题的要点在哪里,什么是问题中现象的主要因素,什么是次要因素;哪些因素虽然也存在,可是它们对问题本身不起多大作用,因而这些因素就可以略而不计。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首先做一些预备工作,收集有关研究工作的资料,特别是实验数据和现场观测的数据,把这些资料印入脑中,记住它,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准备,下一阶段就是真正创造的工作了。创造的过程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规律为摸索道路的指南针,在资料的森林里,找出一条道路来。这条道路代表了我们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对现象机理的了解。也正如在密林中找道路一样,道路决难顺利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分野很不明晰,界限也非固定不移,但在改进生产方法中可以协同并进。
B.对于所研究问题的认识是科学中最主要的一点,主要包含问题要点的确定、问题中现象主次因素的分析等。
C.在流体力学中,空气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模型,不过这些看起来互相矛盾的模型都被空气的本质统一起来。
D.技术科工作者只有懂得自然科学和生产实践,且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有科学根据的工程理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个技术科学家也可以同时是一个工程师,而一个物理学家也可以同时是一个技术科学家。
B.数学是技术科学广泛运用的重要工具,所以用高深数学方法的技术科学研究都是好的工作。
C.在阐释创造的过程时,文章运用“指南针”“密林”“道路”等比喻,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D.文章末段以“从实际中来,也是向实际中去”来概括技术科学的特点,给人以哲学的启示。
3.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技术科学研究范畴的一项(3分)( )
A.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研究并提出的物理学“宇称不守恒定律”。
B.以生命科学为基础来设计和构建新物质或新品系的生物技术。
C.民航上海审定中心完成的C919飞机结冰风洞适航验证试验。
D.归纳各种人类行为方式并且总体描述社会现象的文化人类学。
4.请简要分析文中“建构模型”部分的论证脉络和论证方法。(4分)
5.近期,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火了,它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成果。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ChatGPT的研究过程。(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节选)
[白俄罗斯]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我不知道我该说什么——死亡、爱?或者,这二者之间本无区别?我到底该说哪一个呢?
当时,我们新婚燕尔。即便是去商店,我们也会手牵着手一同前往。我会对他说:“我爱你。”可是,在当时,我并不知道我对他的爱有多深。我不知道……我们住在他工作的消防站的宿舍楼里。消防车就停在我们楼下。红色的消防车。他是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