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970字。
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默写。
(1)千里莺啼绿映红, 。(《江南春》)
(2) ,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3) ,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
(4)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小明在做题时绞尽脑汁也忍考不出答案,这时他的妈妈一句无心之语启发了他,让他解出了题目,这可真是“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对比阅读
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心意)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B.宴酣之乐,非丝非竹(睡着) 是进亦忧,退亦忧(做官)
C.故自号曰醉翁也(取号) 往来而不绝者(断)
D.野芳发而幽香(花香) 伛偻提携(提拔)
(2)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的画线句。
(3)“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两个“忧”所指的对象依次是: 、 (各用一个字回答)。
(4)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以 为主,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甲文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表达了太守 (姓名) 的政治思想。
三、课外阅读
3.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墁②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③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④。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⑤,臣之质⑥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选自《庄子》)
【注释】①垩(垩):石灰(一说白色的土)。②墁:玷污。③斫:砍,削。④不失容:神色不变。⑤虽然:即使如此。⑥质:对手。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顾谓从者曰
②使匠石斫之
(2)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曾经替我砍掉鼻尖上的石灰。
B.你试着按照我的要求再砍一次。
C.你曾经因为我试着砍了一次。
D.你试着替我砍掉鼻尖上的石灰。
(3)庄子借石匠曾运斤成风,去除鼻尖灰尘的故事,感慨自从惠子死后,他 (用自己的话回答),表达了庄子 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难得淡定
①有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②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沉浮,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④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