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10
- 资源简介:
约5120字。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独立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根据语境揣摩含义。
2.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具备积极的审美态度,投入主体情感,进而领会诗歌的文化内涵。
3.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赏析诗歌,掌握本诗写作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吟咏诗韵,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强大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3、了解诗人及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
重点: 赏析诗歌内容,掌握本诗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并熟练运用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手法,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提示
诗人以惊人的想象贯穿神仙世界和人间世界,并把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熔铸于一炉,营造出一种神出鬼没、石破天惊的独特意境。诵读此诗,想一想它为何被称为“摹写声音至文”。
供奉朝廷的梨园弟子李凭善于弹奏箜篌,蜚声朝野。此诗描摹李凭九月暮秋的箜篌演奏,以凤鸣玉碎、芙蓉泣露、香兰欢笑形容箜篌的声音,以行云为之静止、江娥为之啼哭、神女为之悲秋、月亮寒光因之融化、紫皇为之感动、石为之破、天为之惊、雨为之降、老鱼为之跳跃、瘦蛟为之起舞、吴刚为之不眠等众多神话意象,来表现李凭弹箜篌的超凡技艺与神奇魅力。
一、导入新课
说起唐代描写音乐的名篇,我们会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关于音乐的诗---《李凭箜篌引》,让我们去感受没有录音机的年代,诗人如何用文字记录美妙的音乐。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我们总喜欢在音乐的世界里释放我们的情感。因为音乐是有灵性的,它能引起不同经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