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中考三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0800字。
2023年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阅读对于少年儿童成长至关重要。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翻开书jí,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liáo阔的精神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chǔ pí B.chǔ bì C. chú pí D.chú bì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对应的汉字。(2分)
书jí( ) liáo阔( )
2.根据内容,补充诗句。(8分)
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意蕴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① , _②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自然理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③ ,④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⑤ ,⑥ ”,则暗示了美好事物不可阻挡地在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再现的道理。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⑦ ,⑧ ”,告诉我们困境中孕育着生机。
3.名著阅读。 (4分)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书,总在不经意间被唤起。看到下面这幅图,你会联想到选项中的哪一本书?请联系名著内容,参考答题要素,用简洁的语言诠释这幅图。
A.《水浒传》 B.《骆驼祥子》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题要素:主角、团队、目标、障碍、感悟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汴河是北宋都城开封的生命线,京师的粮食主要靠汴河输送。___。___。 。 ?__。因此到了清明,开封城内的日用消费品价格就会回落。这也是宋朝的开封人如此喜欢清明的原因。
①这种情况下,京师的粮食供应虽不至断绝,但经常险象环生
②什么时候运粮船才能抵达京师呢
③然而,作为开封的大动脉,汴河不能全年通航
④北方冬季河流结冰,汴河停航,冬季的开封主要靠太仓存粮和陆路运输度日
⑤宋朝官府规定:每年发运的第一批酒船于清明日入汴
A.④①②⑤③ B.④②⑤③① C.③④⑤②① D.③④①②⑤
5.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班级开展“姓氏文化的奥秘”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9分)
(1)古代许多书香门第喜好把自己的姓氏寓于对联中,贴在门庭或悬挂在家中,或缅怀祖德,或为标榜家声,或显光耀门楣。小兰搜集了一些与姓氏有关的对联,这些对联中都蕴藏着本姓历史名人的典故,请你根据示例填写对应的姓氏。(2分)
示例:上联:江左称风流宰相 下联:程门重道学先生(谢姓)
示例:上联:三善名世 下联:四韵家声(沈姓)
①上联:平阳世守三章约 下联:子建才高七步诗( )
②上联:安富尊荣公府弟 下联:文章礼乐圣人家( )
(2)姓氏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和民俗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子(女)从父姓”的传统习俗。近年来,子女随母姓情形有所增加。你如何看待子女随母姓这一现象?(3分)
(3)阅读下面表格,请简要概括表格的内容,并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不同年代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找谁好
海华
①他和老伴都是高中老师,可在这个小城里却名气不小:儿子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出国了;女儿是北大的高材生,留在京城工作。
②儿女都出息了,他和老伴仍在小县城住着,日子过得倒也平静、安宁。
③然而,世事无常,就在他和老伴退休后的第六个严冬,一场突如其来的绝症带走了老伴,他成了空巢老人。
④一晃,又过了五个寒暑。儿女乃至亲友们常劝他找个老伴儿,至少也请个保姆。找老伴儿的事,他总是说一把年纪了,恐难找到更合适的。至于请保姆,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