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市直属学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3810字。
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市直属学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
少年有志,家国有望。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观看张艺谋执导的贺岁电影《满江红》,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①《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一曲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不仅有极高艺术审美价值,还因与岳飞可歌可泣的生平结合紧密,具有极高历史真实性。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最珍贵的品格与精神气质,形成了中华民族公共心理的一部分,与之有关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不胜枚举。当代艺术工作者要继续改编类似题材并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必须要有创意。
②电影《满江红》可谓一次成功的实践。影片从《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千古绝唱流传的角度,来编织故事和组织叙述。与一般“复仇”故事不同的是,手刃“真凶”不再是电影主角们的终极目标,因为那除了快意恩仇之外,改变不了现实,更无法改变人心。
③影片很好地处理了历史与艺术、真实与虚构、写实与想象的关系,将爱国主义价值编织进生动曲折、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情节叙述中,出乎意料又令人拍案叫绝。电影在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以秦桧为首的封建集权与专制下个体人生存的悲剧。每个人都只是权力系统中的一枚棋子,无论凡夫俗子还是高官达人,他们的生死对于权力系统而言无关紧要,他们随时都会因各种偶然或必然因素失去性命。生存就是一出权力的游戏,能够活下来全靠绞尽脑汁的权谋诡计和演技,尤其是小人物、底层人物。电影第一部分很好地展现了底层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和生存意志,以悬疑和喜剧的方式,吊足了观众的兴趣。在秦桧宰相府高墙大院的狭窄走廊中走马灯式行走的众人,仿佛命运之笼中的困兽,配上豫剧与现代打击乐,密集的节奏,不仅让悬疑叙述变得好看,更让观众为困局中人物的命运而揪心。
④第二部分主要讲述被权力异化的个体如何找到生存意义并努力为之奋斗,从而建构新主体的故事。片中,“精忠报国”出现了三次。前两次是影像化叙述,张大(沈腾饰)背上的刺字“精忠报国”每一次以“特写镜头”出现时,都会配上庄重激昂的音乐,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第三次是文字叙述。有了前面两次的铺垫,第三次的叙述则犹如春风化雨,很好地强化并巩固了“爱国主义”思想在观众头脑和情感中的地位。同时,主要人物孙均(易烊千玺饰)正是在这四个字的影响下,完成了思想的重大转变,从一个封建集权和专制制度的工具人,变成了具有强烈爱国信仰、不再畏惧个体牺牲的仁人志士。三次“精忠报国”的植入与强化,以及影片高潮部分——秦桧的 替身对《满江红》的生死诵读、众将领和士兵对《满江红》的分批传诵以及女童的领诵,给观众带来极为生动、自然、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电影主创团队将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符号的媒介属性,其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尤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收获了比文字更生动、感性、直观的效果。
⑤《满江红》既沿袭了张艺谋导演的一贯风格,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在叙述方面精心布局、巧妙构思,还充分尊重观众的观影心理,创作出新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塑造出新的中国人形象——有责任、敢担当、不怕牺牲、有信仰……这些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来的宝贵的中国精神,感动和激励了大众, 也向世界展示了疫情之后一个欣欣向荣、积极向上、团结一心、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焕然一新的中国形象。
(节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材料三】
《满江红》延续着张艺谋从《红高粱》到《英雄》再到《一秒钟》《悬崖之上》等片,对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关注和悲悯。在这个虚构的故事里,我们分明看到某种真实的情感存在:这些壮士的前仆后继、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材料一中的图表数据可知,电影《满江红》的观影群体以青年观众为主体,占比接近一半。
B. 电影《满江红》中,孙均原本是一个无条件服从于封建集权和专制制度的工具人,后在“精忠报国”四个字的激励下,转变成了具有强烈爱国信仰、不再畏惧牺牲的仁人志士。
C. 在以秦桧为首的封建集权与专制下,无论凡夫俗子还是高官达人,每个人都只是权力系统中的一枚棋子,他们必然因此而失去性命。
D. 张艺谋执导的《满江红》虚构了一个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却真实地向观众传递了壮怀激烈、义薄云天、流传千百年的家国情怀。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满江红??怒发冲冠》不仅有极高艺术审美价值,还因与岳飞可歌可泣的生平结合紧密,具有历史真实性。
B. 材料三中《人民日报》文艺评论指出在电影《满江红》里,“我们分明看到某种真实的情感存在: 这些壮士的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只为了一个义字”。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文符合本观点的有《过零丁洋》、《鱼我所欲也》。
C. 电影《满江红》,“精忠报国”出现的前两次是文字叙述,每一次出现都会配上庄重激昂的音乐。
D. 电影《满江红》的第二部分,很好的展现了底层人物在困境中的挣扎和生存意识,以喜剧和悬疑的方式,吸引了观众。
3. 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归纳电影《满江红》深受观众热捧的原因。
4. 学校组织观影的通知发出后,有同学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人民安居乐业,重温历史、观看爱国电影已经没有多大必要了。”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生活,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