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最后一卷
- 资源简介:
约10530字。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最后一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16分)
1.下列每对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娉婷/御聘 阴晦/教诲 B.挟持/促狭 旷远/粗犷
C.发怔/症状 拮据/诘问 D.恣睢/姿态 愧赧/赦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挣脱 静谧 张皇失措 形消骨立
B.抬掇 糟塌 人声鼎沸 妇孺皆知
C.戏谑 亵渎 喜出望外 锋芒毕露
D.寒喧 拙劣 根深蒂固 望眼欲穿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北宋王希孟的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气势磅礴、朴质典雅,色彩美轮美奂。
B.拔河比赛激烈无比,选手拼尽全力,同学们的加油呐喊声如雷贯耳。
C.小荔发言完毕,小夏说:“刚才小荔同学抛砖引玉,下面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D.我们做事应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既不要杞人忧天,也不要麻痹大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维持好消费者权益,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持续消费的重要一环。
B.加好友、线上支付、益智游戏、运动PK、心率监测……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兴起,成为不少孩子的生活伙伴。
C.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至今唯一不间断地使用和发展的文字,它的艺术魅力,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D.从开国大典上受阅飞机飞两遍到歼-20翱翔蓝天,从技术空白到自主研制新型战斗机,我国在摸索与探究中,实现了从航空弱国到航空强国。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成语“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材料二】成语“见风使舵”原意为根据风向来操纵船舵,今多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阳春白雪”本指高雅的音乐,后指包括音乐在内的一切高雅艺术。“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么做就会得到怎样的结果,今多指说了又反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不一,反复无常。
【材料三】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广告用语:“乐在骑中”“默默无蚊”“食全食美”等等,这种现象随着商业宣传的无孔不入,影响越来越大。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你发现了什么?(2分)
(2)请根据【材料三】从成语运用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4分)
(3)请你向这些广告制作者提一条建议。(2分)
二、(8分)
6.古诗文默写。(共8分,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8分)
走进自然,观天地山川、花草树石皆有所得:河水奔流,孔子发出“逝者如斯夫,(1) ”的感慨,珍惜当下;夜未尽,日已升,王湾感受“海日生残夜,(2) ”的壮美,积极乐观;春将逝,花已落,晏殊生发“(3) ,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思,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惬意畅游,吴均油然而生“(4)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5) ”的联想,抛却俗务;群山巍峨,杨万里有“政入万山围子里,(6) ”的发现,不被眼前顺利蒙蔽双眼;置身山道,陆游有“(7) ,(8) ”的欣喜,重拾信心。与亲人别离,苏轼“(9) ,(10) ”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也体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16分)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