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语文试题 (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20600字。
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国家的发展需要形成同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中国的发展,不仅体现为物质财富 的增加、经济格局的重塑,而且也必然意味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与日俱增。增强中华 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 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其中,“可信”展示的是中国的公信力,“可爱”展示的是中国的温润度,“可 敬”展示的是中国的责任感,这些都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沉淀下的文化特质。君子礼序背后的可信,人伦和合 背后的可爱,大同理想背后的可敬,是中华文明不间断传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明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 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有助于促进和而不 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编自《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材料二: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时面临两方面的困境:有时候,过于“趋异”,表现出 以本国叙事和本国话语为中心,导致传播的预期与效果之间呈现出较大偏差;有时候,又倾向于“趋同”,有 意无意地迎合西方话语和西方偏好,缺乏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体构建。“趋异”所造成的传播效果偏差,既 源于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也由于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在一段时间内缺乏受众意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呈现的选择性接触和对抗式解读两种状态,来源于对外传播中我们对西方审美取向 的迎合。
B. 目前我国缺乏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主体建构,当下的国际传播工作与让中国形象真正地“走岀去”尚存 在较大差距。
C. 对于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而言,只要呈现了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表达,就能让中国观众和海外观众广泛 接受。
D. 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有助于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 明交流。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就等同于展现中华文明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礼序、人伦和合、大同 理想。
B. 要衡量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的成功与否,不能只看流量数据,有些案例的“成功”长远来看会损害对外传 播的主体性。
C. 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主要是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抱有“他者意识”,即认为中国是一个神秘古老 的东方大国。
D. 中外受众更喜欢取材于日常生活的影视题材作品,因而我们须尽量避免因远离生活常识而带来的叙事上 的悬浮感。
3. 下列选项中最不能表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抵达遭遇强震的土耳其,在地震灾区进行24小时不间断搜救。
B. 2月15日,2023春运落下帷幕,新华社以图片形式留存无数人们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团圆的珍贵瞬间。
C.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判定有侵权事实的莫某与商场向英国博柏利公司支付赔偿金额12万元。
D. 《杨善洲》《郭明义》等影片将镜头聚焦主人公的公义大爱,将“家”的因素进行了模糊处理。
4. 请根据材料分析,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原因。(4分)
5. 2023年央视频道重磅推出的电视剧《三体》在海内外获得一致好评,该电视剧改编自刘慈欣雨果奖获奖作 品《三体》中的第一部。这次走红让海内外观众都对接下来第二部、第三部影视化呈现充满了期待。如果 你是续集的导演,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创作的启示。(6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
A.“来源于对外传播中我们对西方审美取向的迎合”错误,根据材料二“‘趋异’所造成的传播效果偏差,既源于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也由于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在一段时间内缺乏受众意识和精准传播自觉……久而久之,海外受众对于中国的形象呈现出选择性接触和对抗式解读两种状态”分析可知,海外受众选择性接触和对抗式解读是由“趋异”的传播策略造成的;
C.“只要呈现了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表达,就能让中国观众和海外观众广泛接受”错误,说法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三“一些主旋律电影作品,因为过多强调其宣传属性、价值功能,而忽视本应尊重的艺术规律,为追求政治正确的惯性力量所驱动,作品中人物塑造、情节建构进而被意识形态传达的要求选择、提纯”分析可知,只注重价值宣传,忽略了艺术规律是主旋律电影发展的重要症结,主旋律电影呈现了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表达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艺术规律;
D.“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错误选项扩大范围。根据材料一“中华文明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分析可知,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① 本来就没有什么地方可去,一下雨便更觉得闷在窑洞里的日子太长。要是有更大的风雨也好,要是有更 汹涌的河水也好,可是仿佛要来一阵骇人的风雨似的,那么一块肮脏的云成天盖在头上,而水声也是不断的哗 啦哗啦在耳边响,微微的下着一点看不见的细雨,打湿了地面,那轻柔的柳絮和蒲公英都飘舞不起而沾在泥上 了。这会使人有遐想,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