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4届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试题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2/2 17:30:0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570字。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11月24日7:40—10:10】
  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4届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或粘贴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
  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事实证明,常常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底层文学,往往因为切中了人民现实经验的敏感点而广为传播,广受好评。
  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很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逻辑。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壳着床,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可见,超逻辑的现代作品内在也借重于现实逻辑来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创造了作品跟现实、时代产生更血肉相连的纽带。
  (选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
  材料二:
  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看到《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除了这些高雅的严肃文学外,还有近来十分流行的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含义   人民大众共同经历的普遍现实
  A.现实经验
  意义   引起社会共鸣,使作品广为传播
  含义   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
  B.现实逻辑
  意义    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含义   现实题材和现实写法
  C.现实关怀
  意义   印证作家的当代性,加强作品跟现实、时代的紧密联系
  含义   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面向的物质实体与真实存在
  D.现实真实
  意义   文学真实的基本层面之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伤痕文学、改革文学之所以传播广,好评多,都是因为切中了人民现实经验的敏感点。
  B.现实逻辑无论在哪一类作品中都很重要,而在超逻辑的现代主义作品中,它尤其重要。
  C.艺术逻辑虽以超越生活逻辑的方式把握生活的本质规律,但最终还要遵循生活的真实。
  D.《牡丹亭》《西游记》等作品具有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这三个方面指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如实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
  B.材料二从艺术逻辑上看,那些兼具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的作品更加容易受到读者的青睐。
  C.材料三引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的句子来论证真实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试图从文本中寻找真实毫无意义。
  D.材料一指出文学不能脱离“现实”,材料二着重分析“艺术真实”,材料三强调“文学真实”,层层递进。
  4.《百年孤独》作为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它是如何体现文学的“真实”的?请结合材料二及教材内容加以分析。(4分)
  5.假如你是一位科幻小说家,你会如何让你的作品成为经典?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加以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极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