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约912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促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促织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2.归纳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3.通过理解文意明白作者用意。
4.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点 1.归纳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文意明白作者用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授课所用视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一、导入新课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魏征),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读到这段文字,我们觉得魏征过于严苛,皇帝未免窝囊。可当我们知道皇上喜好一物,民间争相效仿,或可导致家破人亡,就会觉得唐太宗的难能可贵,魏征的不可或缺。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促织》。
二、介绍作者
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蒲松龄年轻时,颇有文名。他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轶事,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作品中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自己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本,通俗俚曲14种。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据说也是他作的。
2.聊斋遗闻
蒲松龄作《聊斋志异》,古书有载:“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gū野生水边长的草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