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11 10:12: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7 总计: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1820字。

  四川省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只将本试卷的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以图画为种子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并不鲜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却在其中显得独特而优美。舞台上,宋代仕女、宫廷女官、翩翩才子、莘莘匠人逐一登场,而统领全剧的,却是三双独特的眼睛:展卷人、少年希孟和青绿意象。
  青绿意象是东方“美”的提纯,是全剧“审美的眼睛”。如同《千里江山图》独步宋代画坛,步移景异穿越千百年,依然能够震撼观者。宋画之美、中国古典之美在舞台上众仕女的步态中,走入了观众的心灵。然而,让作品跳出“就事论事”窠臼的,要数主创的妙笔——另外两双眼睛——少年希孟与展卷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对撞。少年希孟是全剧“叙事的眼睛”,十八岁的天才少年于江南山水间绘此长卷。他对生活的体察、对人事物的描摹、对艺术的极致追求贯穿始终。而展卷人则是全剧“当下的眼睛”,有了它,全剧从“宋代审美的图解”和“少年画师传奇”中飘然直上,多了一层现代的维度、一笔独属于当代人的表达。而这两双眼睛不断的交汇、发现、碰撞则让古典之美与今人之思交相呼应,令人不禁赞叹:这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方式——古典文化为筋骨、当代表达作视点,舞台上不仅呈现了《千里江山图》,还有图卷中蕴含的故事与哲思,更有独属于当代中国的价值观。
  艺术作品的“当下性”与“恒定性”一向被人们认为是一组对立统一的命题,站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则能很好地将其熔于一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几千年来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血脉中蓬勃不息;而当下性则依靠创作者对时代命脉的准确把握:舞台作品不仅仅是观赏性的、更是思想性的。
  《千里江山图》是什么?不同人心中自有不同答案:它是宋代院画的巅峰、是一段属于古中国的未解之谜。而《只此青绿》的创作者们却在其中看到了另一重含义。《千里江山图》作为载体,不仅承载了画师、观者,更承载了构成长卷的另一些人,往往被人忽略的匠人——劳作者。《千里江山图》中所绘的生活场景、劳作场景被创作者们赋予了三重含义,劳作者既是画中人、也是画外人、更是被研究的对象。画家描摹他们,他们的劳动成果构成画作不可分割的部分,劳作者的手艺更是与画作一同流传千年,成为了人们研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令人感怀的是每一段匠人们对少年希孟的内心低语,他们将自己的辛勤的劳动融于丹青长卷之中。
  长卷有形而手艺无形,画家有名而匠人无名,正因为创作者的当代视角,通过展卷人将有名与无名、有形与无形共同呈现在一个舞台上,它们携手将沉淀千年的美带到观众面前。这是创作的提纯、更是当下以中国古典文化为蓝本进行创作的必须——“当下性”与“恒定性”兼具,通过古老的文化,向世界传递当下中国创作者的思考与声音。
  舞台上,当展卷人与少年希孟目光交错,他们相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跨越千年,他们共享同一轮明月、体会同一种自血脉中不断流传的文化感悟。这种“通感”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更是当代中国的:曾经属于王公贵族的亭台楼阁早已成为平民百姓参观学习的博物院,宫廷画师与普通劳动者一同因长卷而千年不朽,面前的画作上延绵不绝是青绿山水,抬望眼人民的江山不朽长青。这才是属于当代中国的“舞绘《千里江山图》”。
  曾经的《千里江山图》吸引了全世界追求美、爱好美的观众的目光;而今,期盼在不久的将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可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向全世界的观众展示一个古老而现代的美丽中国。
  ——节选自杨浥堃《只此青绿,古典长卷浩浩汤汤照见今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利用三双独特的眼睛来统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这也是该舞蹈诗剧显得独特而优美的原因。
  B.古典文化与当代视角相交汇,有独属于当代中国的价值观,这是我们希望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
  C.《千里江山图》是宋代院画的巅峰,是未解之谜。《只此青绿》的创作者们也仅看到了其中一重含义。
  D.当下以中国古典文化为蓝本的创作,应传递当下中国创作者的思考与声音,须兼具当下性与恒定性。
  2.下列关于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为评论对象,视野开阔,从多角度探寻其艺术之美,阐述了该诗剧的意义。
  B.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首段引出展卷人、希孟与青绿意象之后,正文层层深入地分述了三者间的关系。
  C.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用审美的眼睛、叙事的眼睛和当下的眼睛形象地展现了三个不同的视角。
  D.文章的专业性比较强,在对舞剧与画作的评论中,兼顾了文艺理论的思考与历史文化的挖掘,引人深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绿意象的美,希孟独特的体察与创作以及展卷人的现代维度,三者融合,成就了《只此青绿》的美。
  B.缺乏恒定性的艺术作品不是好作品,解读作品时必须赋予其当下的意义,否则这样的作品也不是好作品。
  C.能承载创作者的思想,也能承载历史长河中无数研究者的情感,这样的作品就一定能够达到艺术巅峰。
  D.当代中国的“舞绘《千里江山图》”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画作艺术的卓绝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材料一
  10月25日,发表在《自然——化学》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吃土”也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和治疗肠炎。
  科研团队受土壤组分启发,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构建由蒙脱土(天然土壤成分,俗称“观音土”)、淀粉颗粒和液态金属三种组分组成的土壤仿生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调控微生物功能的特质。
  这一具有响应性和调节性功能的新材料,不仅能提高微生物合成化学品的效率,还能够调节肠道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