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学设计18
- 资源简介:
- 约11200字。 - 23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故事情节,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联系全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对古典小说的赏析能力。
 3.结合时代背景,探究故事发生的原因,探究小说表达的主题。
 4.学习小说运用对比、夸张、讽刺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5.了解吴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3.品味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体会讽刺小说的特点。
 4.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把握作品主题。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预习字词,自读课文进行预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先看一副对联。(投影展示以下对联)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看罢这副对联,我们都知道上联写穷书生一贫如洗无人帮;下联写一旦侥幸中举,就会飞黄腾达,相贺之人纷至沓来,锦上添花。这副对联,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带来的腐朽的社会风气。范进就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范进中举》。
 二、预习检查
 (下列各题,采用PPT的形式,括号内的内容,待学生回答完毕时,稍后显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中举(zhònɡ) 作揖(yī) 商酌(zhuó) 拙病(zhuō) 相公(xiànɡ)
 带挈(qiè) 名讳(huì) 桑梓(zǐ) 啐在脸上(cuì) 倒运(dǎo)
 绾发(wǎn) 攥紧(zuàn) 解元(jiè) 腆着(tiǎn) 不省人事(xǐnɡ)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帖 妥帖(tiē)
 请帖(tiě)
 字帖(tiè) 挣 挣扎(zhēnɡ)
 挣钱(zhènɡ)
 宿 星宿(xiù)
 宿舍(sù)
 一宿(xiǔ) 哄 哄堂大笑(hōng)
 一哄而散(hòng)
 哄骗(hǒng)
 3.解释下列词语。
 (1)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2)拙病:难治的病。
 (3)不省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指不懂人情世故。
 (4)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5)进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道考),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也就成了秀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省一级考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的就是举人。
 (6)烂忠厚:过分忠厚。
 (7)体统:规矩。
 (8)五更鼓:打五更的时候(天亮以前)。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击鼓报时。
 (9)权变:随机应变。
 (10)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
 (11)作揖:拱手行礼。
 (12)桑梓:家乡。
 (13)见教:指教(我)。
 (14)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像在对方头上喷了狗血一样。
 (15)商酌:商量斟酌。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全椒(今属安徽)人,清代小说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