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
- 资源简介:
约15790字。
写作专题
2022年北京市十一学校中考语文能力诊断试卷
五、写作(40分)
13.(40分)“方”,是标准,是规则,是正直……“圆”,是周全,是变通,是宽容……在生活中做好“方”或“圆”的选择,有时是一种情感沟通的方式,有时是一种做事的艺术,有时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境界……
请你以“方与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或记述自己有意义的经历,或表达你的思考,或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分析】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请你以“方与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先要理解话题的含义。“方”,是标准,是规则,是正直……“圆”,是周全,是变通,是宽容……在生活中做好“方”或“圆”的选择,有时是一种情感沟通的方式,有时是一种做事的艺术,有时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境界……审题可知,我们可以从中提炼观点:做人要正直,但要学会变通;宽容也是有原则的;做人就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写作此文不能单独写其中一个方面,要两者兼顾,或记述自己有意义的经历,或表达你的思考,或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解答】
方与圆
方与圆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们组合就成了内正外圆的天圆地方形。可以说,方形是由一条折线组成,圆形则是由平滑的曲线组成。折线本是笔直的,却被人强硬地折成90度角方形,而形成圆的曲线则是平滑的,它能够针对图形的变化而产生适当的角度来适应。这不禁令我想起了做人的一些道理。
方形常象征着本性正直、刚正不阿的人。所谓正直,正则“品”端,直则“人”立,暨南大学殷国明教授这样诠释:“正直意味着自己具有很强烈的道德感,随时准备服从自己的良知,勇于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圆形则象征着那些遇事多变,处世圆滑的人,他们虽然也有思想,但其思想的持久性很差,不时的随着时势的更替而改变,常常被人嘲讽为“意志不坚”“卑躬屈脖”阿谀奉承”云云。
我对这两种对立的性格都不很欣赏。处世圆滑、居心叵测的人常为人们所不屑,而做本性正直的人也是说易行于难。如果把“正直”比喻作一顶人格的桂冠,那就是一顶荆棘编织而成的桂冠,不是每个人都戴得起;如果把“正直”比喻作一块无价之宝,人们梦寐以求之,不是人人都能得到。正如狐狸所言:学正直要比学歪门邪道的本领难几万倍!要真正做到站直喽,“别趴下”,委实不易,如果“四面楚歌仍横刀立马”就更不易了。
我想,如果两者相结合成天圆地方之形,可能会得到一种全新的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因为,方圆结合所形成的人,表面上为人善变,处世圆滑,但其心中却是刚直不阿,不断向心中的目标努力,这正是适应未来的新人所应具备的品质。
做人就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而内方。就如同清朝的铜钱,一枚圆圆的小钱,中间透着棱角分明的小方孔,它启示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一外圆内方。方,是做人的正气,告诉我们要具备优秀的品质;圆,是处世老练,提醒我们和人打交道要图通,要懂得善用说话和做事的技巧。
我们在处世中,既不能过分方,也不能过分的八面玲珑,过分正直让人显得很生硬也很呆板,而过分圆滑又让人觉得狡猾奸诈。“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都是善良、正直的。虽然具有“方之灵魂的人很受欢迎,但在社会上行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会让我们处处碰壁。所以,仅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圆”的包裹。我们要学会说话,要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
【点评】文章以“方与圆”为话题,提炼中心论点“做人就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而内方”。首先由“方与圆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们组合就成了内正外圆的天圆地方形”想起做人的道理,引出下文的论述。接着分别论述了“方”和“圆”各自象征什么样的人,并表明了自己对这两种人都不欣赏,作者欣赏的是“方圆结合所形成的人”,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观点进行了阐述。最后作者给我们提出了建议,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要学会说话,要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
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前精准卷(黑卷)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1)欣赏自己是一种自信,欣赏别人是一种姿态,被别人欣赏是一种幸福。在现实生活中,你一定有很多欣赏与被欣赏的经历,跟这种经历有关的人和事是怎样的?对于“欣赏”,你又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你以“欣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