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9910字。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22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英雄虽逝音容尤在,皓然正气长留人间。
【答案】英雄虽逝音容犹在,浩然正气长留人间。
【解析】
【详解】尤在——犹在;犹在:仍在。
皓然正气——浩然正气;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
①用正楷工整美观书写;②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③不写繁体字。注意“雄、逝”等易错字的书写。
2.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一首《亲爱的襄阳》,以民谣形式将襄阳的朗朗山水、闲适风情娓娓道来。古城襄阳镶( )嵌在幽幽浩浩的汉江中段,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点缀在浩瀚深邃( )的夜空,诉说着人们对这座古城深深的依恋与热爱。
【答案】 ①. xiāng ②. suì
【解析】
【详解】镶嵌——xiāng 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深邃——shēn suì:深远;深奥。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让我们积极响应党 号召,携起手来,风雨同舟,早日驱散疫情的阴霾。
B. 每一颗青春的种子,都积蓄着生长的力量;每一个青春的梦想,都吹响奋进的号角。
C. 面对美国 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顽强攻关,助推中国科技兴邦。
D.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科老师都减少了作业量,孩子们对此见异思迁。
【答案】D
【解析】
【详解】A.阴霾:天气阴晦、昏暗,比喻人的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也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句中用于形容疫情带来的压抑沉闷的气氛,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积蓄:积攒聚存。句中用于形容青春的种子积攒生长的力量,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句中用于形容中国的科技人用尽精力费尽心思顽强攻关,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句中用于形容孩子们对各科老师减少作业量的态度,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正确;
故选D。
4.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舍得》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在子女教育上产生分歧的故事。(这个句子没语病)
B. “德高望重”“相提并论”“无精打采”“声名狼藉”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一样。
C. 北大“学神”韦东奕需要的不是曝光度和知名度,而是一方清净安然的小天地。(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
D.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B.“德高望重”“相提并论”“无精打采”都是并列短语,“声名狼藉”是主谓短语,因此“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一样”是错误的;
故选B。
5. 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语序不当,调整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①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笔记,六十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②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③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④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中得来。⑤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单是外文笔记就达两百多本。
A. ①⑤②④③ B. ①⑤③②④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⑤③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解答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语境,然后分析选项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解答过程中还要抓住关联词等关键性词语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本段是议论性文段,论述中心是“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通读文段可知,④是领起句,①②⑤句均为举例论证,分析可知①⑤句是正面论述,②句是反面论证,另据⑤句中“也爱做笔记”,可知这三句的顺序应为①⑤②,第③句“可见”总结全段。故最恰当的排序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