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年初三年级第二次线上教学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7400字。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年初三年级第二次线上教学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北京冬奥会的主赛场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这里古时属于河朔地区。这个地方到了隆冬时节,不是一般的冷;黄河上结了厚厚一层冰,坚硬到可以在上面随意踩踏。当然,你也可以来一段令人 ① 目的花样滑冰。最壮观的北方冬景莫过于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连壶口瀑布这样河水飞流直下的地方,很多水流也仿佛在一瞬间被定格,冰挂还保持着曾经激荡的模样。巍巍太行,从北到南纵 ② 八百里,也曾春花烂漫,也曾夏木繁荫,也曾层林尽染,而如今,层峦叠 ③ ,一夜间白头。
1.给加点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shuò mó B.sù mó C.sù mú D.shuò mú
2.在语段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眩 ②惯 ③嶂 B.①炫 ②贯 ③嶂
C.①眩 ②贯 ③障 D.①炫 ②惯 ③障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3--4题。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李典、岳冉冉)5日,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将开赛。如缎带般光滑,似平整的大理石,像镜面般通透,洁白的冰面把热身道上的冬奥会会徽和“BEIJING2022”印得格外醒目。武晓南简述了制冰过程,要形成这一“最白的冰”,制冰系统很关键。,是最环保的制冰方法。
3.划线语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4.填写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由多方专业人士通过四年时间共同打造的制冰方案
B.通过四年时间共同打造的制冰方案是由多方专业人士研发的
5.名句填空(8分)
如果参加冬奥会的外国选手看到西湖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景象,一定会啧啧称赞;看到三峡的冬春之景,也一定会发出“□□□□,良多趣味”的感叹。
冬奥赛场上,参赛运动员扶起跌倒的对手,借网络宽慰失误的选手……这真挚的友情超越空间和国界,让我们忍不住联想到李白对王昌龄所言的“□□□□□□□,□□□□□□□”。中国式浪漫里还有中国自古传承的家国情怀,杜甫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表现出兼济天下的远大理想;范仲淹用“□□□□□□□,□□□□□□□”(《渔家傲??秋思》)表现思想怀家、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第6--11题(14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公内刚外和,好施与,置义庄里①中,以赡族人,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姓名。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②,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里:故乡②羌:中国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
6.翻译【甲】文画线的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给【乙】问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及其卒也羌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皆能道其姓名 策之不以其道
B.及其卒也 卒获有所闻
C.或异二者之为 渔人甚异之
D.后天下之乐而乐然则何时而乐耶
9.下列对【甲】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心态的平和。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政治追求。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人生理想。
D.“微斯人,吾谁与归”是被贬谪后的困惑与迷茫。
10.【乙】文通过主人公“常自诵以明志;⑴”等言行,从正面表现其人格魅力。又通过“
⑵;⑶”等具体事例,从侧面凸显其深远影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