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交际语境写作下的作文教学讲义
- 资源简介:
约10440字。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交际语境写作下的作文教学讲义
何为“交际语境写作”,通俗地讲,我们可以称之为真实写作,即营造具体真实或拟真的写作任务场景,自由地表达与交流。具体而言,就是写作任务要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写作样式和形态接轨。试以2020年全国一卷作文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视考题,关注高考作文的读者立即会联想到2015年、2019年全国新课标1卷,事实上,从2015年起,尽管没有明确要求文体,2017年、2018年全国卷也都在创设具体语境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可见,“交际语境写作”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具体分析,2020年考题创设了相关写作情境——班级读书会,规定了作者和读者的身份——学生,以及写作对象——要求谈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哪个感受最深,并且要求文体应是发言稿。可能在出题者看来,这个考题所创设情境贴近考生实际,作文材料考生熟悉,有话可说;要求明确,不易偏题。然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却不得不遗憾地说,事实并非如此。试举学生作文错例及分析如下:
例1:无题目
谦让,知贤臣,胸襟博大,忠誠于主,全都体现在春秋时期一个叫鲍叔的人身上。鲍叔让齐桓公重用管仲,自己则甘居其下,使得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主。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我很赞同。从这就能看出鲍叔的知人,尤其值得我们这一代学生学习与借鉴。(第一段)
分析:对情境的忽视,首先体现在对文体尤其是应用文的陌生。是否应该有题目,是否应该有称谓、问候语、祝颂语、署名和日期,等等。
例2:《用胸怀创造成功》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时局纷乱,乱世动荡,管仲、鲍叔、齐桓公的故事成为一桩美谈。有人赞叹管仲的贤能,有人钦佩鲍叔的知人之才,而我却更加欣赏齐桓公的胸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吸收世间河流,终有波澜壮阔的伟岸。齐桓公放下恩仇任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业。可见,若想取得成功,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