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22年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8120字。
河南省许昌市2022年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深奥的话题,可以有多种定义。美有时不必呕心沥血地创造,自有天然的存在,凡能引人(xiá)①想、畅快表达情志的都为美。美有时作用于情绪,能让人得到安静、抚慰。人生苦累,烦躁居多,郁积不少,要有宣(xiè)②和抚慰,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美有时能让人回归,唤醒人内心深处真与善的一面,让你每临一事心平气和,去除丑言恶行,不再矫揉造作,实现返璞归真。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òu jiāo B.ǒu jiāo C. òu jiǎo D. ǒu jiǎo
(2)根据拼音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正确的汉字。(2分)
(xiá)①想 宣(xiè)② .
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
行程 心绪 篇目
行舟江上 看鸟飞天际,家隔千里,王湾感叹“①?②”。 《次北固山下》
停歇潭边 四周竹树环绕,寂静寥落,柳宗元渐觉“ ③ ,④”。 《小石潭记》
登飞来峰 极目远眺,信念坚定,王安石豪言“_⑤, ⑥ ”。 《登飞来峰》
纵马归途 虽辞官离京,心犹在国,龚自珍自思“ ⑦ , ⑧”。 《己亥杂诗》
3.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结合《骆驼祥子》中的以下情节,说说你对老舍笔下女性形象的认识。
①第十四章祝寿时与父冲突(虎妞)②第十八章辛劳时遭父谩骂(小福子)
(2)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以下章节,说说你对斯诺笔下共产党员形象的认识。
①第二章《叛徒》(周恩来) ②第九章《徐海东一一个红色的窑工》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同样一句饱含真理的话语,不同的人讲出来,会因人格不同,产生大不相同的结果。
②文天祥抗元被俘,正气浩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③由于缺少人格作支撑,再漂亮的话语也最终成了污人耳目、遭人嘲讽的沉渣泡沫。
④这句话的力量,“至大至刚”,流布宇内,穿越千古,至今读来,仍令人振奋。
⑤而那些“两面人”,台上巧舌如簧、信誓旦旦,台下却任性贪婪、劣迹斑斑。
A.④③②⑤① B.②⑤④③① C.①②④⑤③ D.①⑤③②④
5.班级开展“冬奥会与中国传统文化”探究活动,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9分)
(1)小文搜集了三则材料,请你整合三则材料中的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3分)
材料一北京冬奥会制服装备的外观设计的灵感源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京张赛区山形、长城形态,以及《千里江山图》的高度融合,基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将服装颜色、线条与中国水墨画的特别韵味有机结合,将中国传统美学精髓和冰雪运动的动感韵律巧妙结合,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文关怀。
材料二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十分重视体育对于塑造人格的作用,他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儒家的礼乐活动中,“射礼”仪式十分隆重,“射礼”中人们挺直的身体形态、持弓的审慎和内心的专注,都是君子之仪表和内心状态的写照。
材料三关于奥运精神,最为耳熟能详的便是:“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与“重在参与”,强调竞争、拼搏和强调集体、团队、团结精神。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各国运动员通过竞争达到广泛参与、互相联系和交融团结的目标。奥林匹克在竞争中求联系的精神,无疑与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相通。
(2)小华收集了一幅图片(如右图),图片左侧为冬奥火种灯,顶部有隐藏的通风管道,确保火种不熄灭,双层玻璃护罩能保证火种燃烧充分;右侧为西汉长信宫灯,长信有永恒的信念之意,侍女手袖为排烟通道,底层有水盘,能过滤烟尘。请你说说冬奥火种灯的设计是如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3分)
(3)小夏正在用传统的对联表达对冬奥的祝福,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3分)
春光 暖人心灿烂 登虎榜吉祥 一团圣火 冬奥 四处英雄
上联: 下联:
二、现代文阅读(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