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语文二轮中考备考: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
- 资源简介:
约7430字。
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
1.下面对《渔家傲??秋思》一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塞下秋来风景异”先交代了所写景象的地域、季节,用一个“异”字统领全篇景物的特点。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透露出一种苍凉的感觉,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表达了思家与报国的复杂情感。
D.最后两句悲怆的情调中,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愤懑不平,与“风景异”的内容无关联。
2.下面对《望岳》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问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阴阳割昏晓”意思是说在不同时间,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南是晴朗的,山北仍是黑沉沉的。“割”字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
D.这首诗扣住“高大”二字进行描写,前六句写望中所见,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高大雄奇之美,后两句用众山的“低小”进一步反衬出泰山之“高大”。
3.下面对《雁门太守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这首诗构思奇特,想象大胆,“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出了大战之前紧张的氛围。
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中“角声满天”表现战争的规模,“塞上燕脂凝夜紫”可以理解为战场血流成河,这两句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
C.“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乘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慷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写了官军全体将士的心愿,表现出忘身报国之情,感人至深。
4.下面对《游山西村》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