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3/27 10:12: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040字。

  保定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类型,与传统文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传统文学作为基础,单纯靠超链接、互动和商业运作手段,网络文学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在文学史的视域中,接续传统文络文学评论向前发展的必由路径。
  从网络文学诞生到现在,网络文学评论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论证网络文学的合法性,二是探求网络文学的经典化。
  传统文络文学的重要参照系。网络文学和传统写作都是文学,都要遵循文学自身的标准,同时网络文学颠覆了传统写作的话语权,人人都可写作;其文字表述的率真和紧贴内心的鲜活语言,很多时候是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要在文学史视域中观照网络文学,离开了传统文学,我们无法正确评价网络文学。在学术界,要论证网络文学的合法性,不少学者把它同戏曲等传统艺术类型进行比较,寻找它们在合法化进程中的共通性,如都有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等。时至今日,论证网络文学合法性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网络文络文学的经典化问题是它的下一个目标。显然,对网络文学经典化的论述,必须要有文学史的视域。只有厘清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才能进行合理评价。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文学经典化的任务还远未完成,还要进一步论证哪些网络文学经典是文学的经典。而当前网络文学经典化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用传统文络文学,二是另立一个全新的标准。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如果单纯用传统文学的标准,显然没有考虑到网络文学是文学发展进程中的新类型,在创作、作品和接受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特点。而完全抛开传统文学理论,实际上是否定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文学共性。
  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我们绝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只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美学和历史的观点”相统一的批评原则,不论是传统文络文学,都应遵循。有些网络文学写手只追求作品好看,希望获得较高的点击率。但若只满足于此,则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文艺作品必然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它既能反映历史真实,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网络文学评论需要在传统文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当下,网络文学评论与传统文学结合得还不够。符合网络文络文学评论,不仅能引领网络文学创作,而且能对传统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有启示作用,这才是整个文学界需要的文学评论。
  (摘编自王泽庆《网络文学评论与传统文学的关联》)
  材料二: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已有20年时间。当下,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文络文学研究和评论尚有待提升和加强。
  新世纪以来,关于网络文学是否具有文学价值的争论曾延续近十年。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拓展,最初的概念之争、特征之辨、传播探析等理论问题均已有所建树。但不少研究仍停留于现象描述,部分研究者不具备线上作品阅读经验、欠缺业态分析把握能力、习惯生搬硬套传统理论进行架空式批评;常见的粉丝评论虽具有批评活力,但大多缺乏系统性;专注于作品点击量、排行榜等数据量化的产业评论,又往往只强调网络文学商业属性,美学维度和价值维度付之阙如。
  面对网络文络文学理论批评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网络文学表达机制和文体特征,在络文学并达成学术共识。评论者首先要认识到,网络文学虽数量庞大,但并未达到文学成熟的高度。其次,不能一味放大其商业烙印,止步于对网络文学商业价值的评估,忽略文学本体层面的专业评论。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研究者应当对写作者提出警示,即无论是今天所倡导的现实题材创作,还是纯幻想类的玄幻题材,作品的趣味格调有待提升、作品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待解决。
  阶段性总结网络文学创作规律、积极建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引导网络文学价值追求,也是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者肩负的责任。网络文学现场纷繁复杂,从文络文学产业、从青少年阅读风尚到媒介融合的影响,都需要网络文学评论者不断扩大研究领域,聚焦前沿问题,及时回应网络文学发展中的实践问题。
  与传统文络文学评论的挑战更在于评价对象的复杂性。网络文学远非传统的文学文本那么纯粹单一,它复杂多面,融合了当前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体现不同代际的心声。这就需要网络文学评论者具有足够开阔的视野,充分调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网络文学在走出国门,进入更大传播领域的同时,还要面对新的评价标准。这对于创作者和评论者来说,无疑又是一重挑战。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网络文学也肩负着历史使命。网络文学评论者既要积极引导创作者深入生活、积极反映现实,通过网络文学独特传播优势,传递正能量;又要直视网络文学本体和文化问题,潜心于作家作品研究,与广大网络文学爱好者共同创造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张知干《强化网络文学评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文学需要以传统文络文学评论亦需要在传统文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B.作者引用刘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之语,意在强调“必须要有文学史的视域”看待网络文学经典化。
  C.粉丝评论专注于作品点击量、专业研究者架空式批评等导致网络文学评论缺少美学、价值维度。
  D.网络文学复杂多面,融合了当前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等文化的特点,给网络文学评论带来极大挑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网络文学评论经历了论证网络文学的合法性和探求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两个重要阶段,而后一阶段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B.目前网络文学尚未达到文学成熟的络文学评论不能评估其商业价值,而应从文学本体学理层面进行专业的评论。
  C.网络文学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实践问题,提醒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者肩负起扩大研究领域、聚焦前沿问题、及时回应的责任。
  D.引导创作者深入生活、积极反映现实,通过网络文学独特传播优势,传递正能量,是网络文学评论者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全面最准确体现网络文学评论应当“引领网络文学创作,而且能对传统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有启示作用”这一观念的一项是(3分)
  A.以纯粹的“网络性”视角介入网络文学现场,偏向技术性、实验性的分析。
  B.遵循“美学和历史的观点”相统一批评原则,客观评价各类网络文学作品。
  C.放眼全球的数字文化潮动,重点突出进一步拓展网络文学外延式批评空间。
  D.以“文学性”眼光审视各种类型的网络文学,淡化其与新媒介的依存关系。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材料一的作者认为“在文学史的视域中,接续传统文络文学评论向前发展的必由路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神医
  曾立力
  正是水稻扬花时,镇北铁路上溃下一拨拨兵,乱哄哄的像群马蜂,不顾一切地向南仓皇逃窜。当最后一列火车“吭哧、吭哧”喘着粗气经过时,溃兵们不要命地往上爬,整列车如同爬满了土黄色的蚂蟥。紧接着传来“轰隆”一声巨响,这帮龟儿子把铁路给炸了。
  仅仅只过了半天,一股洪流浩浩荡荡奔涌而来,有穿灰布军装的,有穿土黄色的、草绿色军装的,个个精神抖擞,成四路纵队沿铁道线一路向南。向南急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