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79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考试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祝同学考试顺利!
第Ⅰ卷(共24分)
一、(16分)
1. 下列各句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没回答,脸胀得像个关公,讷(nà)讷半响,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
B.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shū)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C. 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躁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蹩(bì)脚不中用的宣传家。
D.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穿梭于大街小巷,往返于城乡,用镜头和笔记录是非曲(qū)直、毁誉忠奸,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胀”应写作“涨”,“讷”应读作“nè”;
B.“竟相”的“竟”应写作“竞”,“窸窸窣窣”的“窣”应读作“sū”;
C.“枯躁”的“躁”应写作“燥”,“蹩脚”的“蹩”应读作“bié”。
故选D。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首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发射成功,据介绍,该卫星 发射、研制和后期运行维护费用总投入接近五百万元人民币。
B. 某电视台的一档全新节目,让老戏骨和优秀配音人员同台角逐,一开播便深受广大电视观众所欢迎。
C. 遇事若不问个明白,就把自己心中的怒火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有可能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造成伤害。
D.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最为精细也最为神秘的文物修复工作呈现在观众眼前,重新燃起了人们对中国自古沿袭的“匠人精神”的热议和追捧。
3. 阅读下面文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老家的村子,曾是青瓦房的天下。我从小就生活在那片 的青瓦房里。古老的村庄里的青瓦房,像一个个手挽着手的兄弟,肩并着肩的君子, 地站立在条条或宽或窄的巷子两边,默默地收存着岁月 的故事。青瓦房的记忆是温馨而美好的。巷子里有玩耍的孩童,闲聊的老人以及走村窜巷的呼郎客,让人心生踏实又温暖无比。院子里栽者桃树、杏树、苹果树,树枝上有 的麻雀、相亲相爱的黄莺。
A. 摩肩接踵 盈盈伫立 喜怒哀乐 自由自在
B. 摩肩接踵 含情脉脉 喜怒哀乐 自由放任
C. 鳞次栉比 含情脉脉 悲欢离合 自由自在
D. 鳞次栉比 盈盈伫立 悲欢离合 自由放任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七月既望”,“既望”的意思是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B.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左迁”是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言事,触怒当朝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C. 郁达夫,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语出《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D.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文学家、诗人和戏剧家。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