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成语,巧学文言语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28 19:54:5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30字。
运用成语,巧学文言语法 
                     
宁波北仑明港中学    王宗贤    0574—86807013

    对于高中生来说,文言文的语法现象是一个很难突破的关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尤其迷惑人,学生难接受,老师也着急。其实,突破这一难点有一个捷径,那就是利用学生积累的成语。成语具有结构精练、语言简约、表意丰富的特点,其中,有很多完整地还保留着古汉语的语法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因而,我在讲解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先让学生学习成语中的语法现象,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加上成语结构简单,易学易记,因而学生接受较快。在此基础上,逐步迁移到对课文中文言语法的学习,从而达到了最终突破这一难点的目的。以下是笔者对这一教学实践的简单总结。
一、通过成语倒装结构的学习,学习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这些类型成语中也有,比较典型的是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1、  介词宾语前置
“夜以继日”,《中国成语大辞典》解释为“夜晚接着白天。形容日夜不停”。据此,“夜以继日”的正常结构应该是“以日继夜”才合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同样的道理,“一以贯之”的正常的结构是“以一贯之”。这类成语的语法结构是“前置宾语+介词+谓语(动词)+宾语”,把“前置宾语”放到介词后面就容易解释和理解了。
课本连接: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加点部分翻译出来就是“我同谁一道呢”,所以,其正常结构应为“吾与谁归”。
(2)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句子翻译出来就是“你根据什么了解燕王呢?” ,“何以”的正确语序就是“以何”。
2、“是”字提前宾语
    这类成语比较成见的有“惟你是问”、“马首是瞻”等,其基本的语法结构是“前置宾语+是+谓语(动词)”,以“惟+前置宾语+是+谓语(动词)”最为常见。翻译时将“前置宾语”调到谓语后边即可。上述二个成语可解释为“只追究你的责任”(惟问你)、“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比喻服从指挥和乐于追随。”(惟瞻马首)这类成语还有很多,如“惟利是图”“惟命是从”“惟力是视”等。
    课本连接:
(1)孜孜焉唯进修是急(《问说》)
    这个句子的正常结构应该为“孜孜焉唯急进修”
 (2)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这个句子的的结构应该是“求,无乃过尔与?”译为:“冉有,恐怕该责备你了吧?”
2、  否定结构中的宾语前置
这类成语比较典型的是“时不我待”、“时不我与”,其语法结构是“否定词+前置宾语+谓语(动词)”,其语法特征有两点:一是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这一规律与古汉语中否定句宾语前置的规律是完全一致的,上述两个成语的正常结构就是“时不待我”(时机不等待我)、“时不与我”(时间不等待我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