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2/24 13:12: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190字。

  平谷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    2022.1
  一、 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大美•古籍”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古籍发展足迹
  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中华古籍从甲骨、青铜器、石刻、竹简、缣帛,发展到写卷、刻本,数量之大,世所罕见。西汉时期以竹木简和缣帛为知识载体。用于编连竹木简的绳子称为“编”,丝质的称为“丝编”,皮质的称为“韦编”。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曾用“韦编三绝”来记载孔子勤读《易》书的故事。之后东汉蔡伦用树皮、破麻布等创新了造纸术,【甲】纸张迅速取代竹简成为书籍的首选。
  随着印刷技术的演化,书籍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乙】,书籍外观也随之改变,颇富创义。唐五代前的卷轴式装潢,慢慢发展为梵夹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等多种形式,明中期后,线装方册成为主流。
  翻开古籍的河流,我们从那翻卷浪花的涛声中窥见哲思,从河边摇曳的蒹葭中嗅到诗情。我们的心底慢慢积蓄起向上的能量,为自己拥有“炎黄子孙”的冠冕而骄傲。
  (1)有同学认为划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涛声”应写为“滔声”    B. “曳”应读为“yè”
  C.“创义”应写为“创意”    D. “冠”应读为“ɡuān”
  (2)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甲】由于   【乙】而且       B. 【甲】因而   【乙】同时
  C. 【甲】因而   【乙】而且       D. 【甲】由于   【乙】同时
  (3)一位同学读到“韦编三绝”的故事感触颇深,请根据文段内容解释该典故的意思。(2分)
  韦编三绝:                                                               
  2. 活动二:古籍内容美
  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的一段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桃花题材的佳作。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2500年前的《诗经》用明艳的桃花赞叹青春而美好的生命。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成为中华文化不可遗忘的梦境。杜甫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李白的“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桃花的暗香浮动、柔美婉约与盛唐气象颇有几分相似,其花团锦簇、热烈奔放在气质上则接近宋代诗词。欧阳修的“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歌颂了救亡图存、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甲】(作者)《红楼梦》中的一首《葬花吟》则抒发了身世飘零之叹、孤标傲世之志。
  一片桃花,风雨兼程,一路飘飞,穿越历史云烟,经过世事沧桑,与中华文明一同成长。
  (1)【甲】处作者是            (1分)
  (2)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2分)
  修改:                                                   
  3.活动三:古籍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