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12/10 14:23: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720字。

  江苏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诗词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向板仓
  毛泽东
  一九三零年寒冬
  霞光褪去何凄楚,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奈何吾身百莫赎,待到九泉愧谢汝。
  无感霜风侵蚀骨,此生煎熬难与外人吐。恸声悲歌催战鼓,更起刀枪向敌仇。
  注: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敌人枪杀于长沙市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由于当时通讯交通都不发达,消息滞后。毛泽东获悉杨开慧牺牲之噩耗后写下了这首悼亡词。杨开慧:号霞,字云锦。
  12.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蝶恋花•向板仓》是毛泽东痛悼夫人杨开慧的一首悼亡词,婉约中不失豪放。
  B. 该词首句“霞光”以比兴手法暗藏杨开慧号,用“霞光褪去”点扣杨开慧的牺牲。“何凄楚”,即为何这么凄楚的意思,开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C. “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以夸张、比较的手法表达了词人惊闻妻子噩耗时无以言表的悲痛。“无感霜风侵蚀骨”,妻子被屠杀,让作者痛入心骨,痛到凛冽的寒风侵蚀肌骨竟毫无知觉而麻木。
  D. “更起刀枪向敌仇”,“更”字表达作者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更加激起了革命的斗志。
  13. 结合本词,具体谈谈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分条陈述。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送王缄①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②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③。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注]此词当作于熙宁七年(1074)秋冬间。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当时王缄自眉山到钱塘看望苏轼,回去时,苏轼写了这首词相送。①王缄:苏轼亡妻王弗之弟。②凭:请,劳烦。③觞:酒杯。
  15. 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交代背景,词人对亡妻虽明言“忘却”,实则难忘,一见妻弟“未免思量”。
  B. “凭将清泪洒江阳”一句抒发了词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般的悲伤。
  C. “故山”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羁旅天涯的孤寂与悲凉。
  D. 这首词抒发的感情极为复杂,有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上受排斥的失意、对故乡的思念。“何处是吾乡”一句为直抒胸臆。
  16. (1)请结合全词,说说你对“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的理解。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各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江苏省徐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洞庭阻风
  许棠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