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 约7880字。 - 统编版选择性中册第一单元《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见词语表)
 2、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3、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
 4、理解文章主旨
 【重点】理清思路层次,读懂课文。
 【难点】把握文章核心观点。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感受本文语言特色,体会重要句段的深刻含义;理解文章论证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核心观点,理解文章思路严谨、说理辩证的特点,提升整体把握文本和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文章的论证美和语言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作用,理性思考分析一些社会现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恩格斯
 二、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2.写对字形
 词语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疲bèi 惫 沿xí 袭
 独cái 裁 guàn输 灌
 编zuǎn 纂 bàn演 扮
 枯zào 燥 开pì 辟
 3.理解词语
 归根到底 归结到根本上
 多愁善感 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奴颜婢膝 卑躬屈膝、奉承巴结的样子
 精疲力竭 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
 字斟句酌 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
 4.词语辨析
 (1)考察考查
 考察 实地观察了解,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
 例:考察水利工程。
 考查 用一定的标准来查看评定,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它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
 例: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
 (2)搜集 收集
 搜集 主要指四处搜寻某种东西,在动作之前,多是尚未看到搜集对象。
 例:他从山区搜集的122首民谣编成的集子。
 收集 主要指把分散的东西集中到一起,在动作之前,多是看得见收集对象的。
 例:有一些专门收集贝壳的‘贝壳迷’。
 (3)字斟句酌 咬文嚼字
 字斟句酌 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
 例:这篇文章写得~,语言相当优美。
 咬文嚼字 对语言文字可以推敲,字斟句酌。多用来指只注意文字的表述,死抠字眼儿。也形容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
 例: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千万不要~。
 (4)界限界线
 界限 不同事物的分界;尽头处;限度。
 例:划清~。~分明。
 咬文嚼字 1.两个地区分界的线。
 2.不同事物的分界。
 3.某些事物的边缘。

 
 

